第 74 章(1 / 3)

屠夫娘子穷书生 发迹兽 1764 字 11个月前

一家人忙忙碌碌了有四五天左右,终于将家中的一切都收拾妥当了。

等一家人闲下时,这才想起距离府试的时间居然没剩下几天了。

李舒杓这几日,日日将自己关在房内苦读,也就只有杨秋雀去给他送饭时两人才能见上一面。

家中其他人其实比李舒杓还要紧张,朵朵和石头每天都要在书房外绕好几圈,想着若李舒杓需要什么,他们也好及时帮他去买。

杨秋雀更是每日变着花样的给李舒杓做着各种好吃的,他们这读书人每次进入考场不掉半条命都出不来,他家相公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好好吃饭了,身体都消瘦了不少,趁着这两日的时间她必须要给他好好补一补。

李松欲更是每日同李舒杓待在屋中,同他讲解往年所考的内容。

一眨眼的工夫,李舒杓终于要进入考场了。

已经有过一次经验了,杨秋雀这次给他准备了不少东西,银钱自然也是不能少的,毕竟进入考场后也需购买一些保暖用品。

李舒杓转身紧抱住杨秋雀,低声在她耳边说道:“娘子,等我回来。”

杨秋雀点头:“好,相公你定会考中的。”

李舒杓含笑,也就只有自家娘子会对他这般信任了。

人来人往的考场外,两人并未拥抱太久,点到为止的拥抱在两人话音落下时便分开了。

李舒杓接过杨秋雀手中的考篮,转身向着考场走去。

杨秋雀一直看到李舒杓的人影在人群中消失,这才转身离开考场。

回家后同李松欲说了一声,便带着朵朵和石头出门了。

李舒杓如今进入考场,再出来时便是秀才了,成了秀才后便能在浮阳城中最大的书院读书了。

城中的书院也并非那般好进的,虽说书院会给一些穷苦的学生减免学费,可在书院吃喝拉撒这些方面,书院是不能样样都照顾到的。

浮阳城内的开销比风坊县要高许多,就光是街道上售卖的一些吃喝都要比风坊县的要贵上许多。

她必须提前开始想能赚钱的行当了,她这一辈子最拿的出手的也就是她那杀猪的本事了。

可浮阳城内的屠夫早已饱和,哪里能让她一个外来的女子横插/进去。

她带着朵朵和石头不疾不徐的在城中大街小巷内逛着,时不时路过一些茶馆便会坐进去同那些喝茶之人聊上许久。

聊的多了,城中的情况她便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

“今年那些杀猪的屠夫都不好过咯,虽说猪瘟并未传到浮阳府来,可还是有不少人都不吃猪肉了,如今能留下的也就只有那几家生意做的比较大的屠户了。”

杨秋雀跟着叹气:“婶子说得太对了,今年这猪肉生意看来是不能做了,不知婶子可知这城中如今什么做得最好?”

旁边的婶子回头打量着她:“你这小娘子,看着年纪不大,想法却挺大胆的,你问来要做什么?你家男人能许你出来做生意?”

“自是允许的,不然为何我能出来同婶子你打听这些嘛。”杨秋雀笑着说道。

那婶子听罢又再次打量着她,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没想到还挺有本事的,居然能说服家中的男人,让她出来抛头露面的做生意。

“要说这城中做的最好的,也就是那话本生意了,听说那些书肆每日能赚上百两银钱呢。”

“这么多?”杨秋雀有些吃惊。

在风坊县这话本生意也是很好的,只是从未没听说一日能赚上百两银钱的。

婶子说到这话本生意后,便开始喋喋不已的说着书肆的事情,就仿佛像是她家开的书肆一般。

杨秋雀在一旁认真的听着,听着听着她也算听出一些门道了,那就是这位婶子她也是听旁人说的,在经过她嘴里添添减减,里面的一些内容多少都有些夸大了,如今回头再想她之前说的每日能赚百两银子,便多少是有些水分的。

离开茶馆前,那位甚至都还在给她讲着书肆那些话本的事情,后来见她没兴趣听了也没停下嘴,反而转身去给一旁听着很有兴趣的人接着讲。

“那个婶子好能讲啊,书肆话本旺销的事情,到底同掌柜出生天生异象有什么关系?写话本的不都是书生吗?要说也应该说书生出身天生异象吧?”朵朵有些无语地吐槽着。

石头在一旁也忙着点头:“对啊,写话本的是书生,要说传奇也应当是写话本的书生,不过那婶子讲的还怪好的,就同那茶馆的说书人似的。”

“听你这说还真像茶馆的说书人,”杨秋雀回想着那婶子讲的内容,不就是说书人常常会讲的那些故事嘛:“走吧,既然听了那么多关于话本的事情,我们便去书肆看看吧,朵朵你和石头也认识不少字了,一会儿若有喜欢的话本我买与你们。”

石头摇头:“那些话本定是没有姐夫写的好看,我才不看呢。”

朵朵点头:“对,我才不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