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2)

震天锣鼓声,伴随着唢呐响彻天空的喜悦,溪兰村外唯一一条小路上,迎面走来一支四五人的接亲队伍。

是永余村李秀才家的独苗苗李舒杓带人来接亲了。

要说起这门亲事,十里八乡没少传闲话,毕竟李家将要迎娶的新娘子,是在这十里八乡无人不知的“屠夫杨娘子”。

光听这个名声便已知这杨娘子的为人,但杨娘子被众人所知,更多是因她多年未出阁给官府交了不少的罚银,就连县衙的县太爷每年都会为这事儿而发愁。

这不,不久前听说这久未出阁的杨娘子终于要结亲了,县衙还特意包了份礼送去杨家。

杨屠夫对此也十分感恩,特意在衙差离去时多塞了半斤猪肉作为跑腿费。

衙差高兴了,自然会在县太爷面前美言几句,这往后县衙有杀猪活儿时定少不了他。

“爹,您莫要在女儿面前这般走来走去,既然都已如此,您就莫要担心了。”

杨秋雀坐堂屋内,手握红盖头,平静的等待着接亲的队伍。

“爹爹之前就说,这李家并非良人,你何苦这般着急,”杨道伍愁眉蹙额:“无非再多交几年的罚银,爹爹和你阿哥又不是拿不出这笔银钱。”

杨秋雀昂首:“如果不是我这些年的拖累,阿哥如今早已娶妻生子,我莫不能再耽搁他了。”

杨道伍:“你阿哥何时会这般计较。”

杨秋雀:“可我会,爹爹,莫要再说了,李家也没什么不好的,李舒杓没有阿娘,只有一个爹爹还都是书生,我嫁过去定不会受委屈的。”

“他们敢!”杨道伍一掌拍在供桌上:“他李家若敢欺负你,我定会同他们拼命。”

杨秋雀掩口而笑:“爹爹,你也莫要小瞧于我,猪我都杀得了,还怕李家那两个柔弱书生,况且屋外的叔伯婶婶们不都在说我嫁的好,您就莫要再担忧了。”

“他们都说你嫁得好,这屠夫嫁给书生,说起来是我们高攀,可事实如何他们全都清楚,表面说你嫁得好,背地里早已在嘲笑于你了。”杨道伍冷哼一声。

屋外吹奏声伴随着鞭炮响亮的声音传来,娘亲推门而入,见女儿还未盖头,上前扯过红盖头盖上。

“人已经到门前了,盖头怎么还未盖上,你说说你,在屋内干什么!阿良呢?他要背雀儿出门的。”周翠指责着杨道伍,手上整理着女儿的衣物。

屋外吵闹不止,杨道伍先一步挡在门前。

看着院中还不到六人徒步走来接亲的队伍,他心中满是懊恼。

“阿良,来背你妹妹。”

被人群挡在最后的杨冬良,挤过人群走进堂屋内:“雀儿,阿哥来背你出去。”

杨冬良背起杨秋雀走出堂屋,左右寻找却未看到花轿。

李舒杓略露窘态:“家中银钱吃紧,花轿未购上还望海涵。”

周翠一听不忿的上前挡在杨冬良和李舒杓中间:“这新娘不到夫家脚是绝不能落地的,聘礼已经未要你们李家一分钱了,如今为何连花轿都不舍得抬来,新娘在进入你们李家前,脚要是落地了,这不就是告诉所有人我女儿不被夫家看好吗?如若你们李家想让我女儿徒步跟你们走回去,那便请回吧,这婚我们不结了。”

“我可以背娘子一路到家,我保证绝不会让她的脚落地。”就在人群议论纷纷之时,李舒杓红着脸声音还有些微颤地吼道。

这一嗓子喊完,周围屋里屋外看热闹的人纷纷向他看去,杨道伍更是看着他上下打量一番:“就你这个小体格?开什么玩笑。”

李舒杓挺直胸膛,虽然脸上还在泛红,可语气却十分坚定:“岳父,我虽柔弱,但两村相距不到一里地的距离,我定可以将她背回去。”

杨道伍是不信的,不管他如何看,这瘦弱的身板都无法支撑他背着自己女儿走到永余村。

“不行,我绝对不会将我女儿交……”

他话音未落,一旁的杨冬良将杨秋雀交给了李舒杓,李舒杓险些没站稳一个踉跄后退两步,好在一旁的杨冬良帮他稳住了身体。

看到这样的李舒杓,杨道伍更是不放心了,连忙上前想要将自己女儿拉回来。

李舒杓如何能让已经在自己背后的娘子还于他人,他后退一步,在所有人都未反应过来时,转身背着杨秋雀跑了。

等众人反应过来时,李舒杓早已经背人跑出门口,向永余村方向而去。

杨秋雀趴在李舒杓的背上,这不到几步远的距离,她便已经能感觉他的吃力。

“若是太累,将我放下也可,”杨秋雀想要透过红盖头看看李舒杓情况如何,可惜她什么都看不到:“如今已走远,无需遵守那些规矩。”

“不行,这个规矩要守的。”李舒杓将杨秋雀向上一颠,双手紧紧拖住她的身体。

话虽这般说,可李舒杓的脚步却越走越慢,有好几次都差点摔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