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1)

满池荷风送香气,一亭清茶话古今。

荷塘凉亭内,陆谢两家长辈围桌而坐。一个谢府的家丁手持蒲扇,正对着炉子扇风。炉上茶壶煮茶正沸,沁人的茶香随烟而出,飘满了整座亭子。

陆修远等人谈兴正盛,品茗赏景话家常,好不惬意。若不经意地抬首望远,还能看见一叶小舟分花拂叶而出,破浪而行。舟行过处,萍开路现。

此时,陆时芸姐妹与谢家兄弟就在那叶木舟上对桌而坐,谢府负责撑船的老翁正在舟首撑着长竹竿弄水行舟。

被被安置在舟中的矮木桌随舟而动,其上却稳稳当当地放着数个白瓷碟。白瓷碟里,齐齐整整地码着一串串烤肉、烤翅和烤时蔬。

烤串冒着热气,显然才刚刚烤好,还热乎着。每根烤串上都刷满了烧烤酱,一半撒了茱萸粉增着辣味,一半涂了蜂蜜添点甜香。

“敏妹妹这个主意好。舟中食烤串,别有一番意趣”,谢知远赞完,又有些遗憾,“可惜了,有菜无酒,若是能来上一坛好酒,便圆满了。”

谢长渡默默从衣袖里掏出一个青瓷小酒瓶:“诺。”

谢知远眼前一亮,欢喜地结果酒瓶,乐道:“还是阿兄最懂我。”

“啧啧,好心有灵犀哟。大哥哥,你就宠着二哥哥吧。”陆时敏表示有被这感天动地的兄弟情酸到,看不过眼地出言调侃。

“怎么?我看——你芸姐姐平日里也没少宠着你吧?”谢知远脸上又扬起平日里熟悉的的笑容,一幅温和无害的模样。

“哼。”陆时敏骄傲地扭头。

“好啦”,陆时芸安抚地拍拍陆时敏的手,又看向谢长渡,笑问,“兄长虽带了酒,可是船上有四人,无杯又无碗,难不成这是只给二哥哥一人的?咱们这些妹妹都没有?”

“妹妹说笑了”,谢长渡容色不变,从容道,“此乃碧筒酒。”

“碧筒酒?”陆时芸想了想,恍然大悟,“哦——碧筒酒,卷荷叶为筒,置酒于内,荷香伴酒,别有滋味。这么大一片荷塘,盛酒的‘碧筒’要多少就有多少。兄长这是早有成算呐。

“妹妹过誉。”谢长渡拱手道。

于是,四人便唆使撑船的老翁将小舟专往那形状好看,颜色鲜亮的荷叶处划去。各自采摘了一片大小合适颜色碧绿的荷叶,卷吧卷吧做成荷叶杯,纷纷饮起了碧筒酒。

“此酒清甜,滋味绵长,于碧筒中饮之,似也染上了荷香。”谢知远闭目品酒,甚是惬意。

“再配上这外焦里嫩,咸鲜微辣的烤串,我圆满了。”陆时敏啃着一串烤翅点头附和道。

吃着烤串,饮着小酒,坐着小舟还吹着风,人间乐事,不过如此。

陆时芸甚至有些冲动地想住在着小舟上不走了。等日薄西山,月上荷塘,枕着这满池荷香入梦,那梦也必定酣甜。

然而,陆谢两家的长辈都在,断然不可能让陆时芸将这“一枕荷香清梦长”的冲动付诸实践。等太阳西斜,群鸟归林时,谢婉便催促几人停舟上岸了。

·

“唉,怎么时间过的这般快。我还没玩够呢。”陆时敏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小舟上收回。

“芸妹妹,可否借一步说话?”临道别时,谢长渡突然喊住了陆时芸。

“嗯?大哥哥你要和芸姐姐说什么悄悄话吗?有什么是我不能听的吗?”陆时敏好奇眨眼。

“阿兄定然有重要事情与芸妹妹说。来,敏妹妹,咱们到一边去。我之前在螺丝巷寻到了一个好玩的小玩意儿……”谢知远温声软语,三两句话就把陆时敏忽悠走了。

“兄长要与我说何事?”陆时芸杏眼清亮,仰头问道。

“下一次旬假,不知妹妹可有空?我想带妹妹去一处地方,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