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1 / 2)

任由这些专业性技术人才参观他们未来的任职之地,赵婉带着剩余的人,去看了其他设施。

应她要求,虽男女分别授课,但一应课室皆通用,处处虽不豪奢,但宽敞明亮。唯校舍分立于校园两端,有宿管严格把守井然有序,互不打扰。

校园内种了好些绿植,更留有专门的大面积的药圃,想来将来种了各色药草后,香味阵阵,更是惬意。

眼下万事具备,只欠学生了。

赵婉思量着,应当此前云舒命令下去的宣传,还是会有不少作用,待回去且先看看各乡县汇报上来的详细数据,再做下一步决定。

至于开学,等给诸位老师一些时间,完善好授课规划,又请财政副院长温大有之夫人薛妤做好相关采购准备,便可以正式开始了。

来时一大串人,回府上时,诸位老师都未跟上来。眼下老师所住的校舍中已经安排妥当,一应用品都很俱全,加之学校所招的厨师、洒扫等大部分都已到位,他们就此住下,也无甚麻烦。

说起来,这规模并不大的学院,所需之人倒也颇多,赵婉首先是准备在临州招聘些合适的人,云舒却给她提供了些现成的人选。

从前跟在老云侯身边的亲卫军,在云锋去了之后,便散于云家军各大营中。此次云舒来到边关,首先便接见了亲卫军的领头之人,欲将之重新调回到身边。

这些人早被冠以云姓,即便是过去的两年皆在军中效力,却始终心系云家。更有些因战而伤残的亲卫,皆因云家家主未到,而在边关艰难生存。

医护学院虽不能为所有人提供职位,但做些厨下、洒扫、护卫之事,大部分人都能轻易胜任。

支着残废之身,却有屋可栖、有饭可食,每月亦有月例可领,这些亲卫们已然十分感激。更何况,这说起来仍旧是为云家效力,他们更能从中找到各自的价值。

因而,等赵婉等人来到此地之时,见到的便是一座十分整洁而有序的校园。

赵婉见着不远处一位断了一条手臂的汉子默默朝自己行李,心中暗暗想着,她是否,还有能力去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能让这些因战事而遭受伤害之人能养活自己呢?

此事还需慢慢筹划,眼下,当然还是要先将这医护学院给筹办起来。

傍晚回到云府之后,赵婉便与几位嫂嫂聚在一块儿讨论了学院之事。

此前在她与三嫂去往青州之时,大嫂与二嫂便揽下了招生之事,也不知情况到底如何了。

“郎君们报名的倒是许多,因着答应了四弟,头一批是要送进军中的,我们便从略略识字了的人中挑选了两百余人,充作快班。”

大嫂、二嫂这些时日显然也没有歇着,光是挑选家境、自身条件合适的学生,便耗费了不少心神。

头一批人,更多的是要以军中的需求为主,处理各种因训练、抗敌而产生的伤势,才是重中之重,因此,这一批人才,必然是要进行更加快速的培养模式的。

几人原先打算的便是,先尽快培养一批出来,解边军的燃眉之急,此后等其他医护学生培养出来了,便分批次去往军中“实习”,而此前那批则调回来继续深入培养。

目下男班的招生进行得很是顺利,对于那些家境贫困亦或是寻常百姓而言,能不花一分钱习得一门技术,今后学院还能分配工作,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事儿了!

“下面招生之人有告知学生们,需签署结业任职契书吧?”赵婉问道。

“皆签了的。”二嫂笑道,“实际上这些人家里都巴不得效力官家呢,这契书反倒给他们安了心,不愁将来无业可为。”

男子招生的形势很是不错,可提及女子招生,大嫂二嫂皆蹙了眉头。

“也不知是咱们的宣传未到位,还是怎么的,报名者竟寥寥无几。明明咱们已经吩咐下去,必须将入学的种种好处宣之于百姓间呀。”大嫂叹了口气,心里很有些不得劲。

办学之事自开启以来,她们旁的情绪与心思都消减了下去,日日想着、念着的,都是此功在千秋的大事。

可眼瞅着校园、教学的老师们都已到位,在招生一事上,却拖了后腿,难免令几人很有些沮丧。

若这学院招不来女子,培养不出女医护来,创办学院之意义,岂非少了一半。可此困难摆在眼前,迟迟未得以解决,着实令人头疼。

“嫂嫂们可了解过多数女子不愿报名学医的缘由?”赵婉说道,“只有得知了原因,才好对症下药呢。”

“如何未了解,就是了解清楚了,咱们才觉着好生无力的!”二嫂幽幽怨怨地将这些时日探听到的缘由道了出来,“说到底,还是这些小娘子难以抗衡家中的约束。”

“咱们临州的女子,即便是嫁人普遍稍微要晚些,可十七八岁,也总出阁了。因着咱们这入学的契书上白纸黑字地写明了结业后需供职三年,这些父母们,都认为那会儿自家女子便不好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