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1)

从去年到今年暑假似乎总是想编织二次元的故事,因为兴趣,因为喜欢。而如今,也想记录下自己三次元的生活。可能不那么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很平淡,但不代表没有意义。

想表述的内容很多,今天既然作为开篇,就先浅浅地解释下这本书的标题吧,提炼成三个关键词就是“非全”“研究生”“日常”。

所谓非全一般意义上来说是选择周末上课,由于我们学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可以自行选择一起培养,加上我也不急于工作,我就选择了部分全日制和部分非全日制的课程,总的来说我上学期的每一周,除了周一没有课,其余时间天天都有课上……

“研究生”和“日常”就不多做解释了,至于这个“日常”我这两天常常在想,是写之前给自己确定一个主题呢?还是随心而动,写写自己零零碎碎的生活小片段?这点我还不确定,之后视情况灵活调整吧。

刚刚电脑自动更新系统没法码字,于是我心血来潮在微博搜索框里,输入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这几个字。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小广告,类似于“轻轻松松获得学位”“985/211名校随意挑选”“入学免考试、门槛低”等等。看得我心塞塞的,非全日制的认可度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崩塌了吧?哦不,非全在国内向来没什么地位……既然从未被瞧得起过,那也无所谓塌不塌了。

而作为一名刚入学不久的非全新人,现在也无力反驳什么,我本身也是调剂到现在的这所学校的,确实可以读全日制,除非有很好的工作的机会,大概率都不会选择非全。

但事已至此,这个身份对于我来讲已经尘埃落定,所以多纠结无益。

说回我现在这个学校,作为本省人能在这里继续念书,我还是暗自庆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情都要考虑在内,不会像本科时一心只想离家远点(命运也确实如我所愿了)。综合各方面考虑,南京对我来讲,是个不错的选择。是的,再一次感谢命运的垂青。

坦诚地讲,我是个慢热的人,所以这半个多月的学生生活,对于我来说还没有太多的实感。因为落榜、心态、疫情等原因,我gap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备考之余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社交,我明显得感觉到自己的社会化程度更低了。具体点说就是社恐更恐,社障更障碍了……这不是个好现象,既然作为一个普通人无法摆脱社会大环境,那只有去拥抱、适应环境。道理都懂,至于怎么知行合一嘛,入学后,我还在努力中……

作为一名社科类的研究生,不需要做实验,可能也不像理工科那样跟着导师做各种项目。所以来说相对轻松?当然作为新手,我也不是很清楚啦,那目前就定义为各有各的不容易。

理工科类不是很清楚,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这门专业吧,我个人感觉我的专业在内地还不是很成熟,我导师也是第一次带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我们上的很多课都是隔壁学院的,因为学校系统安排的课根本修不满学分,所以我们只好选择别的文科类的课。

我本专业与研究生专业毫不相关,我现在选修的好多课又与我研究生专业有区别。所以朋友们,这就很难受了,考研是三跨,选修课算……四跨?

如此这般,带来的后遗症就是我这两周听某些专业课,总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更灾难的是好几个老师的口齿很不清晰,虽说学校硬件设施相当不错,但也拯救不了这些老师的“自说自话”式的嗓音和口音……当然,不否认这些老师本身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以上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自然是本人还是太弱了,要多读书呀。

说到读书就忍不住扶额大哭,每上一门课老师就会推荐一些书,一周下来……不堪重负。

好吧,推荐归推荐,也未必全要看嘛不是?

但是!一写到作业,就得肚子里有货,不看书不看文献,显然行不通。鉴于我们有些课的课时贼短,老师又说作为研究生就不搞期末考试那一套了。但作为一门课,总得考核吧?于是,我们最近就苦兮兮地写上了论文……

怎么说呢,写开题报告时,没有技巧,全是感情……所幸老师还算和蔼,看过邮件后给出了几点建议,并表示还会花时间一起讨论的,这才安心了点。

只能说我入学前还是太天真了,还指望导师或者别的老师可以传授下,例如文献综述怎么写?研究思路怎么写?怎么选题?等等。然而现实却是全靠自己摸索……

目前的状态be like:刚学几天走路,还没走利索,老师在后面吹着哨子让你抓紧跑起来……

接下来一周,我的学习生活大概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探索前人的学习经验,实不相瞒我还买了两本类似于《如何走向成功》《如何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财富》,这种听起来就很急功近利的书,教怎么看和写文献综述的;一条腿就是动笔写。

好吧,作为早八选手应该早点休息了,明天有课……

争取这个月再写一篇。

20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