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 / 2)

这次国庆假期一共三天,说起来也是惭愧,这三天我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睡觉。

以及跟朋友见了面、打牌、吃饭……

顺嘴说一句,打牌我是真的不擅长,也不太能get到其中的乐趣,但是盛情难却,只能硬着头皮边学边打。本人游戏黑洞,不管是手游还是像纸牌、麻将这类娱乐活动,都是兴致缺缺。不过和朋友们待在一块儿,总归还是身心愉快的。

因为我性格内向,所以一直长期保持联系的朋友就那么两三个,大家都是十年左右的交情,不出意外,希望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内向”这个词,几年前我定义“内向”为贬义词,所以当有不太熟悉的人说我内向时,我心里总是忍不住为自己辩解几句,例如我不是内向,我只是在你们面前放不开、拘谨而已,我在朋友面前还是很活泼、开朗的,好么?

试问一句话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错误,那整个句子是判对还是错?

答案显然是后者。

当然,无论内向或外向,都没有对错之分,我只是逐渐说服、认识、接受自己。

今年很特殊,因为学校不提供宿舍,所以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自此开始我的独居生活。

我是个胆子很小的人。本科时,记得有次放长假,寝室的舍友都走了,我第二天才走,所以那晚只剩我一人。整晚我都开着寝室的大灯,半夜醒来好几次……

是不是挺夸张、做作的?不要说楼下有宿管阿姨,整栋楼还有好多同学没有回家……

这种莫名其妙的胆怯,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舍友打呼我一点都不觉得吵,反而觉得很安心。

在家的时候,我出房门上个厕所,也有点害怕……划重点,我爸妈就睡在隔壁。

综上所述,我就是个巨胆小的人,而我这个胆小鬼如今已经独居一个月了。

回顾这一个月,其实觉得蛮不可思议的。也算小小的突破了下自我?

因为不想合租,所以本想选择独居的单身公寓,但是真的去实地考察后,觉得单身公寓跟宾馆没什么两样,或者说还不如宾馆呢,后者天天有人打扫。

最终选择了烟火气比较重的住宅楼,楼道里偶尔会飘来邻居做饭的香味,还有小朋友弹钢琴的声音……

一个月住下来,感觉小区整体环境还是不错的,物业也算比较负责,社区里有什么事,工作人员会一对一群发通知。

有一点不太美好,就是卧室噪声有点大,小区附近大概是有高速公路吧,时刻都有车子从耳边呼啸而过。到了晚上本该夜深人静时,更为明显。

不过正如我上文所说,其实夜里有点声音对于我来说,就还挺……治愈的?

刚开始住进来的两三天,我近乎整夜没怎么睡。不是眼睛瞪着天花板一夜未合眼那种失眠,而是半梦半醒的那种睡眠状态,第二天早上起来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

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天,其实身体是很累的,但是由于内心不平静、不踏实,所以每一觉都睡得很折腾……

好在这种状态并没有维持太久,不到一周后,我就开始逐渐适应。

我反思了下,大概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还是很安全的,再加上睡前会反复检查窗户有没有关好、大门里面那道锁有没有锁上、会给自己在屋内留一盏小灯(因为我偶尔会梦魇)。

一天,我睡到日上三竿,惊喜地告诉朋友我终于睡了个好觉。

朋友幽幽开口,能睡到十一点,看来适应得非常好。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胆子变大了。

我邻居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半夜十二点多到凌晨一点左右关窗户。我一开始没有习惯他的习惯,所以内心戏很多,总觉得有人要从我家破窗而入……在床上抱着我的被子,心中瑟瑟发抖。不过我转念一想,就算有小偷潜入室内,也是静悄悄地吧?这么大张旗鼓地进来,算怎么一回事呢?

总之,壮胆这件事,任重而道远……

小时候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后来上了大学,一间逼仄的房间里放了六张床和桌椅……而如今一个人住在一套房子里,就人均居住面积讲,我的生活算迎来了质的飞跃?

没有家人在身边嘘寒问暖,没有室友可以一起聊天、玩耍,确实会感到有些孤独。我是个话很多的人,总喜欢在熟悉的人面前叽叽咕咕,说一大堆有的没的。但整个九月份,除了网络上,我几乎没什么机会跟别人讲话,要么就是待在家里、要么就待在图书馆、要么就是在教室,我总是形单影只……

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其实我这个人很纠结,想主动去交新朋友,但又很难跨出那一步,或者说我更喜欢对方先主动,然后我才会接棒这份主动?悄悄地说,我内心是有很多热情的,不过也很容易浇灭……

好想知道大家在哪一瞬间感到自己很孤独?

我自己的话,是晚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