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进口和国产(3 / 4)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3037 字 10个月前

上改进出来的型号,这种机车根本就没有专门给高原做改进,根本就无法满足咱们高原铁路的使用需求啊。”潘仁宝在一旁说道。

说完,他看向了秦涛:“秦总,您大概不知道这里面的技术问题,我来给您介绍一下。”

张光明说了一段话,身体又吃不消了,继续吸氧,潘仁宝在那里指着墙上挂着的地图给秦涛等人介绍:“我们的这条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从格尔木经昆仑山口翻越唐古拉山进入XZ境内,最终到达LS市,铁路总长1140千米,沿线地区都是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大于四千米的铁路长度就足足有960千米。尤其是唐古拉山垭口,最高的海拔高度是5071千米。”

“不仅仅是高度太高,在沿线的昆仑山北坡和羊八井峡谷这些区域,落差达到了一千米!线路的最大坡度达到了百分之二十…”

秦涛点头:“我知道你的意思,因为海拔高,所以我们的铁路机车的动力本来就下降严重,再爬坡,你们生怕动力不足。”

“没错。我们根据现有的一期铁路段测试,内燃机车在海拔三千米的时候,柴油机功率降低百分之二十五。这样推算,如果通过唐古拉山垭口的时候,功率会损失百分之四五十,这样车头很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牵引力,给我们的列车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潘仁宝继续说道:“就算是我们的柴油机使用了增压器,在海拔三千米以上,效率已经很低了,我们要上二期铁路,必须要采用专门的高原增压器。所以,铁路部门决定从美国进口先进的柴油机车。”

武胜利在一旁皱起来了眉头,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是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这里面有问题啊!

“听说了我们缺乏高原机车之后,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和易安迪公司前来竞标,铁路部门在经过对比之后,决定选择通用电气的C38AChe型高原柴油机车,现在已经将这种车头命名为NJ2型,其中N代表内燃机,J代表交流传动。这是通用电气公司专门为我们高原铁路研制的机车。”

秦涛笑了笑:“铁路部门的选择还真有意思,找了个铁路技术最不发达的国家来给我们造车头。”

美国的技术先进吗?的确,有些技术比不了,但是,也有些技术不咋地,铁路就是其中之一。

别看美国铁路的总里程居于世界第一,但是,却都是以前建造的老旧铁路,二十多万公里的总里程里面,只有一千多公里是电气化铁路,其余的都是内燃机车铁路,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枕木结构,毕竟都是几十年前甚至是上百年前修建的,这些老旧的铁路导致了他们的运行效率很低,安全问题频发,比如说,从90年到21年,平均每年脱轨1705次,平均一天4.7次。

这样的铁路,还能有什么安全性可言?这样国家生产的内燃机车,也能先进起来吗?

青藏公路开通之后,投入了十八辆NJ2型内燃机车,结果,在前期的一百五十万公里的运行之中,就前前后后发生了16个重大质量问题:柴油机散热器漏水、机车走行部扫石器松动脱落、轴箱导框摩擦板惯性脱落、机车空压机冷却器故障等等。

美国制造的神话就这样破灭了,铁路部门不敢继续单独使用这种进口的柴油机车,只能安排雪域神舟等列车和这种列车一起联合牵引,之后,国内也开始继续研发,搞出来更加先进的国产内燃机车。

“秦总,美国的铁路是最发达的,他们的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一,同时,他们也拥有丰富的内燃机车研发经验。”

祖国的铁路发展也很快,但是,祖国的铁路很快就进入电气化时代,只要是能铺设电网的,就尽快实现电气化改造,毕竟电机的制造比内燃机的制造容易多了。

所以,在内燃机方面,国内还真是比不上美国。

“但是他们有海拔几千米的高原吗?”

美国的地理位置很好,独自在一个大陆,世界大战他们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也没有人能打到他们的国土上。同时,地形也非常不错:西部是少量的山地,中部是高原,东部是平原。而且,高原海拔不是特别高,平均海拔只有760米。

再看看东方,虽然足足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但是,只有东部适合耕种和居住,西部只适合短暂旅游,不适合人类正常生活的。

“他们虽然没有特别高的海拔,但是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潘仁宝继续说道:“秦总,您和武领导都是国家最重要的人物,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意外,您还是听从我们的安排吧。”

“当然不,我更加相信国产的机车。”

张光明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感激:“秦总,多谢您的信任,我们有信心完成这次任务,我们的车头绝对不会出问题!”

“秦总,要不我们采用双车头?把美国的车头也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