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 醍醐灌顶(2 / 2)

赛点 磨砚少年 1076 字 11个月前

> 落点,深邃。

这一拍回球,成功挤压到了高文的反手,此时一个小小的细节也可以看出高文依旧没有完成红土转换:

脚步,没有后撤。

在硬地球场,为了控制节奏、压缩时间,所以脚步往往拒绝后撤,更多时候站在底线选择击打反弹球。

当然,在红土球场这样做也没有任何问题,提升击球节奏、提升回球压力。

但重点就在于,红土球场的速度并不快,哪怕站在底线击打反弹球,击球效果和硬地相比也会大打折扣,球员试图通过提升节奏的方式向对手施压,效果往往也不显著,反而可能因为回球质量下滑让自己陷入被动。

那么,红土球场应该怎么做?

往往球员会选择小小后撤半步到一步,乃至更多,稍稍让开位置,争取更多击球空间,与其提升击球节奏,不如提升击球效果。

在这里,不仅仅是战术选择的问题,更多是对球场理解的问题——

硬地,往往追求速战速决,直来直往、干脆利落。

红土,往往需要保持耐心,欲速则不达。

在这里需要注意,客观来说,以硬地的战术来打红土,这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也同样能够赢得胜利。

重点在于,更加费力;另外,面对真正的红土高手,可能就不管用了。

高文,就还没有能够完成战术的转变。

脚步拒绝后退,双手反拍在遭遇挤压的情况下,依靠转体动作顺时针连带了一拍,以巧劲将网球横扫回去。

斜线!

对角!

很快,高文就意识到,同样的击球,在红土的呈现效果,远远逊色于硬地,纳达尔的身影紧接着就出现了。

一个滑步。

一个勾手。

纳达尔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高文试图提速的一拍勾回场地,这立刻敲响高文的警钟:

战术意识还是略显急躁。

冷静,他需要冷静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