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3)

与此同时,皇宫昭云殿内。

太监,宫女们,也在忙忙碌碌。

有的搬花搬草,布置场地,有的置桌置酒,准备宴席,御膳房里菜香四溢。

皇宫偏殿宇蓝宫内。

有一妙灵女子,约莫十五、六岁的模样,端坐在椅子上,正对着镜子,她身后的丫鬟用手仔细地将玉制的流苏步摇插入发中。

戴好后,宫女退到女子的身后。

女子一边照着镜子左右细看,一边问道:“望兰,今日宫中怎的如此热闹,可是有什么事?”

被称作望兰的女子福了福身回道:“回公主,听闻都是在为了今晚欢迎陈敬映将军做准备。”

陈敬映,今日自己出城去太常寺看望母妃的时候,确实看见不少百姓夹道欢迎,很多人都在议论他。

她本来好奇,也想一睹此人真容,看看是否真如传言所说的那般器宇轩昂,年轻有为。

但她又觉得自己与普通百姓一般挤在官道旁看热闹,实在有失身份,于是只是看了一眼拥挤的人群,就离开了。

原来此人竟是今晚入宫吗?倒也是真巧。

今日午时没瞧见,现下倒是可以去看一看。

公主转身问旁边的侍女:“要不我去问一问皇姐,看我能不能也去看一看?”

望兰嗫嚅(nièrú)地开口:“这,好吗?公主?”

公主扬了扬头,“皇姐一向对我很好,想必不会不答应。”

望兰想了一下,道:“要不婢女先去问皇上,如果不可以的话,就说您躲在暗处看也是可以的。”

公主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去吧。”

“是。”

-

议事殿中,昌宁坐在堂上,正在处理公务。

韩昭从殿外走进来,行了个礼,道:“启禀皇上,昭云宫内宴会已安排妥当。”

昌宁从折子中抬起头来,“知道了,陈将军进宫以后派人来通知朕。”

“是。”

“回皇上,还有一事,刚才宜思公主的侍女来问,今晚可不可以让宜思公主也来参加宴会,如果不能的话,她躲在角落里看一眼也是可以的。”

听了这话,昌宁有些失笑,看来宜思是听到了传闻,对陈敬映也产生了好奇吧。

“你且去回她,说不用偷偷看,这就是个接风宴,也没有外人在,可以光明正大过来。”

“是。”

昭云殿中。

席上,酒宴正酣,宫女和内侍们皆静立在一旁,太常司教坊的倡优在一旁奏乐伴舞,管弦丝竹声悠悠入耳,花草鲜美,酒香弥漫。

昌宁一身朝服打扮,庄重又典雅,头上梳着飞云髻,步摇一直垂到脸颊边,黛眉秀丽,两颊生光,面目温柔沉静。

她举起酒杯看向坐在她左前方的人说道:“爱卿,庆祝你得胜而归。”

陈敬映身着盘领长袍,外批护肩胸甲装,足着黑色长靴,坐得端正笔直,两手置于膝盖上。

整个人英气逼人,傲骨铮铮,如座岿然不动,坚定非常的高山。

听到昌宁这句话,陈敬映也拿起桌上的酒杯,颔首说道:“多谢皇上。”

而后一手伸掌在拿起的酒杯边,姿势端正地将杯中酒深深饮尽。

“这一杯酒,臣还要多谢皇上的赏识之恩。”

两年前,在大荣国对战来犯的沙丽国屡次败退的时候,昌宁去巡视军营,听众将士做报告。

大部分队伍在对敌的时候都是损失惨重,只有陈敬映带的这一队能够挫伤敌人,突破封锁。

陈敬映在面对她的时候也是不卑不亢,逻辑清晰,分析局势有条有据,而他所说的也深得昌宁的认同。

最后,昌宁力排众议封他这个年轻的将士做了将军。

而这两年来,陈敬映屡战屡胜,直至现在官升到了大将军。

昌宁虽觉得是自己给了陈敬映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她也没觉得自己于陈敬映有多大的恩德。

何况守卫好大荣国的江山,保一方百姓平安,不仅是陈敬映的职责,也是她的。

昌宁摇了摇头,说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都是因为你自己有才,朕只是让有能之人去他该去之地罢了。”

虽然听皇上这么说,但是陈敬映很清楚并不是所有有才的人都能有用武之地。

正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不是皇上,可能他会一直是个小将领,更别说能够建功立业了。

看着陈敬映,昌宁想起了从前她去军营,他们两个初见的时候。

那时是秋天,边塞的秋夜已经很是寒冷。去的第一晚,她既水土不适,吃不下东西,又加上体寒之症发作,到了半夜还睡不着。

于是,她便起来在营中四处走走,竟然在某个偏僻的角落里,撞见陈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