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七、治大国如…理小榻(六一快乐)(3 / 4)

不是吧君子也防 阳小戎 2139 字 11个月前

令姜想了半天,也百思不得其解:

“唔,大师兄能不能不要用借喻。要不直说,你觉得保离派、卫氏哪一方更有可能赢如何?师妹也说说自己的猜测,交换一下看法。”

“如果仅仅是这个问题的话,还用得着交换看法?”

欧阳戎失笑摇头。

谢令姜半开玩笑道:“还是交换下看法,看看咱们师出同门,是不是想一块去了,万一没有,主张不同,大师兄可别把我抓起啊。”

欧阳戎点点头:“到时候你别踩我鞋就行了。”

“……”谢令姜。

“不开玩笑了。”她摇摇头,表情收敛,看着欧阳戎眼睛认真道:

“大师兄,卫氏赢不了,那两位亲王,再也没法争夺皇嗣之位了!”

“为何。”欧阳戎接话。

“因为……营州之乱。”

书桌边的欧阳戎挑眉,伸手在书牍中抽出一份翻过几遍的朝廷邸报,随手丢到桌前。

“这个?”

最近经常收到阿父书信的谢氏女郎,本想高深莫测一番,结果一怔。

她低头看着桌上这份朝廷邸报,是大周中央发往地方的类似报纸的事物,记录一些战报与祥瑞喜讯、或者卫氏女帝的功绩。

眼下这份朝廷邸报,正好记载有这两年发生在北地的一起巨大叛乱,也被世人称之为“营州之乱”。

此乱起源于东夷都护府,是曾归顺大周的外族人,因为不满大周当地官员的压迫,而爆发的叛乱事件,攻陷并占据了营州,十日兵至数万,席卷数州,越闹越大。

局势蔓延了两年,大周军队的平叛也是磕磕绊绊,结果暴露了边军不少问题。

直至不久前、云梦泽涨水前最后一份江州发来的朝廷邸报才报告,叛军被镇压了。

谢令姜眼睛闪了一下,“大师兄也关注营州之乱?”

欧阳戎点头,指着它道:

“随手翻翻,挺有意思。”还挺眼熟。

后面这句话,他没说。没告诉小师妹,前世他读史时见过类似轨迹……

谢令姜噙笑轻吟:

“营州之乱,起初并不严重,卫氏女帝本是要给卫氏子弟机会镀金,积累威望,但是却适得其反,卫氏子弟表现极其不堪,本是立功之事,却让战局一拖再拖,最后还是人家叛军自己发生内乱瓦解,才被平叛冠军镇压。

“武德充沛的大周,脸都丢没了,还在这宣扬平叛大胜呢。”

谢令姜冷笑,又眼睛明亮,清朗道:

“大师兄,这件事发生后,卫氏女帝已经没法将皇嗣之位交给卫氏了,否则天下人心不服,可又垂垂老矣,需要身边一众包括狄夫子在内的栋梁大臣,处理政事,久居深宫的相王殿下一家,也恭敬孝顺,谨慎杜微……”

欧阳戎点点头,接话道:

“所以,小师妹觉得相王殿下胜?”

谢令姜点头:

“没错,卫氏实质上已经输了皇嗣之争,只是曾经的火势太旺,一时没人敢浇水而已,眼下局势暗流涌动,可相王殿下已稳。”

欧阳戎没回答,忽道:“不是说剩两位皇子建在吗,还有一位呢?”

谢令姜侧目看他:

“另一位皇子,是浔阳王一家,已经被贬出京城,后又贬庶人,失去王位……这一家子已经远离京城十几年,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是支持宫中的相王殿下一家,四散天下的剩余宗室们也是相王殿下为首。”

她忽反应过来:“大师兄的意思是会有变故?比如卫氏铤而走险,相王殿下会出事,然后……”

欧阳戎摇摇头,轻笑一下:

“皇嗣之争,你说的都赢不了。”他悠悠道:“卫氏亲王赢不了,相王殿下也……”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女孩子的慌张声音。

“谢小娘子!你在哪,我家老爷、夫人找您,说有急事相商,有急事!请您快些回去!”

书桌前,谢令姜与欧阳戎,一站一坐,齐转首。

“欧阳公子……你……你醒了?”彩绶惊喜出声,不过旋即又焦急转脸:“谢小娘子,你快回去看看。”

谢令姜看了眼欧阳戎,后者点头,她匆匆道别,带彩绶出门。

屋内,欧阳戎垂目看报,沉默端坐。

“马上就走了,要不要将那些类似历史轨迹告诉小师妹,帮下她家……”

某人一时间陷入犹豫。

六一快乐!(or戒色第四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