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1 / 2)

时光飞逝,来到新云州的时候是夏天,转眼间就进了腊月,再有一个月都要过年了。

这日,石家两口子去胡家接小石头回家,恰逢方念真也在胡家,三家人就聚在一起聊了会儿天。

“听说了吗?跟咱一起来的,有一户姓陈的,发啦!他家开的杂货铺生意可好了,咱们不是也去过几次吗?”胡家二儿媳王氏说得唾沫星子都飞了出来。

“真的?就咱们去的那家陈记杂货铺啊?他家也是有魄力,听说为了开这家店把所有家当都砸上了。”

“是呢,要不说人家能赚到钱呢,也真是得有脑子有胆子。”王氏很是向往别人家的生活。

众人闲聊了一阵儿就都回家了,冬天黑得早,睡得也都早。

如今,方念真已经有又软又厚的被褥睡觉了。

十月的时候,郭知州说经过各方面的验证,已确认发芽的土豆和半生不熟的豆角都有毒,方念真立了大功,特奖励她一两银子,十斤米面粮油。

城内四处也张贴了通知,提醒百姓不要吃发了芽的土豆和没煮熟的豆角,以免中毒。

如今,方念真算不上富户,但是一人挣一人花,也算暂时的衣食无忧了。

府衙的厨娘工作很稳定,但是说实话挣得真不算多,要想奋斗到穿越之前小富婆的生活,还差得远。

若无远虑,必有近忧。方念真迷迷糊糊想了半宿,终于在困倦中睡去了。

腊月,是人们都掰着手指头数着过的月份,毕竟过年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一天。

这日便是腊八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虽然是大雪天,方念真和莫大姐还是都起了个大早,漆黑的凌晨来到了府衙,准备着熬腊八粥。

有些需要提前泡的米,昨晚就已经泡上了,泡了一整晚,一会儿定能很快就煮得软烂开花。

府衙的腊八粥,用的是“红豆、绿豆、红枣、花生、糙米、小米、黑米、黑豆”,新云州偏僻,暂时还没有百合、莲子、桂圆等物售卖,方念真就多加了点冰糖,又添上些糖桂花。

大火烧开,旺火煮了两刻钟,又转为小火慢熬一个时辰。

“太早了,好困。”方念真打着哈欠,和莫大姐闲聊着提神。

这粥两刻钟就得搅一次,可不能睡过去了。

“你睡吧,我自己能看住锅,以前你没来,我一个人还不是熬过粥,只没有腊八粥这么精细罢了。”

莫大姐劝方念真再睡一会儿,她年纪小,正是怎么都睡不够的时候。

方念真又强打精神说了几句话,远处的灶里烧着柴,火光的影子在她的脸上一跳一跳的,她只感觉好温暖。

莫大姐搅了一遍锅里的粥,听到背后没了声音,回头一看,方念真坐在凳子上靠着墙已经睡着了。

莫大姐悄悄地拿了件旧袍子给她盖上了,这几月做厨娘,方念真伙食水平不错,小脸上也长了肉,个子也窜了一截,看起来总算是不像十三四岁的小孩子了。

不知过了多久,方念真是被腊八粥的香味熏醒的。

“啊呀,莫大姐,真是对不住,我不小心睡着了。”她很是懊恼,怎么就真睡着了。

“没啥的,该睡就睡呗。”莫大姐安慰她道,“妹子你看看这粥,我感觉熬得差不多了。”

方念真上前看了,粥已熬得粘稠,里面的各样豆子也都开花了。舀出一小碗,两人都尝了一口,对视着笑了。

“真甜。”

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地上白茫茫一片,厨房里却十分温暖。

两人又做了几样小食和小菜,府衙里就逐渐来人吃朝食了。

“今日可够冷的了。”有人冷得搓着双手进了饭厅。

“明日化雪会更冷。”小捕快赵吉也来了,拍一拍身上的雪,见饭厅还没有上菜,就一转弯去了后厨。

“啧,你们看赵兄,又去找方厨娘了。”几个捕快就互相对了对视线,调侃地笑了起来。

小厨房内,赵吉走到门口就看见方念真正在从锅里往外盛粥,今日腊八粥是主角,整整熬了两大盆。

小厨娘力气不大够,第一下还没能完全端起来。赵吉赶紧上前,“我来端吧。”

“多谢赵大人。”方念真就回身和莫大姐一起端另一盆。

“叫赵大哥就行了,什么大不大人的,我就一个小捕快。”赵吉难得说这么长一句话。

方念真没应声,只当没听到。

回了厨房,方念真和莫大姐也开始喝粥。

喝了两口粥,莫大姐觑着方念真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开了口。

“妹子,我看这赵捕快……好像有点意思。”她不知方念真对这种事是什么态度,不敢直接挑明了说。

“大姐,你直说吧,我没爹也没娘了,这事儿就得我自己做主。”方念真没有腼腆和害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