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的小外孙来到现实?!(1 / 3)

北市。

春风吹化了雪,吹香了花,也吹绿了小蘑菇福利院的大柳树。

大柳树下,一群小崽崽围了个圈,一人拿把小扫帚,正认真地听院长姥姥说话。

“劳动是光荣的事情,要学会劳动,才能好好照顾自己,照顾自己关心的人。”

满满站在最中间。她两个月前刚刚来到福利院,是这里最“新”的崽崽。

……确切地说,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很陌生。电视“鸡”,电子琴,可以呼呼吹冷风的空调……到处都是满满没见过的东西。

在福利院阿姨的格外关照下,懵懂的满满好不容易适应了新生活。

今天,是福利院的“劳动日”,小崽崽们要分担打扫院子的工作。

满满已经有四岁了,却只有三岁的个头,瘦瘦小小的。

不过,满满力气可大咧!

在家时,她常帮大人们扫院子,大家都夸她是“大力士”!

院长姥姥看着崽崽们,笑眯眯的眼睛透着慈爱:“请小朋友们团结友爱,分组行动,共同把我们的小院子打扫干净。有没有信心呀?”

“有!!!”一群身高1米的小崽崽们,纷纷拿出两米高的气势,喊得震天响。

崽崽们马上散开,满满也跑到自己的“领地”,扫了两下,就停了下来,站在原地开始张望。

院长姥姥已经去了办公室。负责“监督”崽崽的青青老师见状,走过来握住她的小手。

薄薄的小手掌,像一片叶子一样。青青老师心里软得像水,语调不由得放低了:“满满,有什么困难吗?可以和青青老师说哦。”

满满抬起头来,一双水汪汪的杏眼看着青青老师,白皙的小脸带着红晕,就像一颗熟透的水蜜桃。

圆圆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红嘟嘟的小嘴巴也抿了一下。

青青老师心都要被萌化了,马上开始在心里提醒自己要稳住。

劳动是必须的!不能偷懒,不能萌混过关!

但是,满满毕竟是福利院最瘦小的孩子……唔……力气小也情有可原……

稍微帮助下,也不是不行……

青青老师心里正在天人交战,满满犹豫了一下,开口了。

甜甜软软的面孔,一开口却是很有磁性的小烟嗓,带着很接地气的乡音:

“俺……俺想换个扫帚……”

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反!差!萌!吗!?

青青老师第无数次被萌到吐血。

满满刚来的时候,福利院几乎没有人能听懂她说话。后来有个方言专家来听过,说满满的口音里混合着好几种方言,所以很难辨认。

在这里居住两个月后,满满的口音已经纠正了不少。青青老师有时还有些遗憾……一个软软的小团子,说着粗犷的方言,别提多逗乐了!

满满显然不懂青青老师的心理活动,她环顾四周,寻找自己的梦中情帚。

有了!这个中!

满满小手一抬,指向院子角落:

“那个瞅着好使!”

青青老师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好吧,满满力气小,这次可以换把小点的,下次可不许…………嗯?”

一把杆杆有碗口粗、看起来又重又硌手的竹扎大扫帚,静静立在无人问津的墙角里。

于是,坐在院长办公室的小杨警官,透过窗户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一个矮矮小小的崽崽,抱着比自己还高的大扫帚,哼哧哼哧扫得起劲儿。

小杨警官:……

“满满很有力气,也很勤快,自理能力很强,但对电子产品一窍不通。另外,体检报告显示,她来小蘑菇之前,营养状况不大好。”院长姥姥的语气中满是疼惜。

“会不会是原生家庭条件不好呢?或者是……”

或者是遇见了不公平的父母,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小杨警官往外看了一眼,有些不忍心。

“我们也这么想过,但应该不会,满满的语言能力很强,会背很多成语和古诗,说明她受过精心的幼儿教育,不像是在严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院长姥姥看穿了小杨警官的想法,默默地宽慰她。

小杨警官点点头,心里的石头放下来一点。她长年负责走失与被拐卖儿童的寻亲工作,见过许多欢乐团圆的场面,也见识了很多令人揪心的重逢。

有些家庭,不回去,比回去好。

想到这里,小杨警官问:“姥姥,那件事定了吗?”

“定了。”院长姥姥说:“希望那个节目能帮上你的忙。你呢?有新进展吗?”

“没有。”小杨警官很苦恼:“我们比对了满满的指纹,也查询了全国失踪人口档案库,都没有找到关于满满的信息。这个娃娃,简直像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