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1 / 3)

东风既解 雲何不喜 2408 字 9个月前

顾景知却又往前走了。

千山快步跟上去,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道了句“爷若喜欢林姑娘,不如请圣上作了主娶过门来。”

“住口”顾景知眉眼锋利的看了他一眼,脸上却莫名冒着热气“你当我是什么人?”

“左右他们眼下尚未定亲,算不得夺人所爱”千山见不得主子明明牵肠挂肚尚不自知的模样,嬉着脸皮道。

“何必招她怨恨?”顾景知言道,他回京中略一打听了那贾家公子,听说乃贾家的凤凰蛋,长相秀美,落草衔玉,故取名叫“宝玉”,让他疑心当初她嘴中喊的那个“润玉”的名字,是否乃自己耳误,心中那一点朦胧暧昧便如此灰了。

“再说若以安宁论,我或许还不及人家。”

千山难得见自家主子如此灰心模样,待要劝着什么,却见主人一收惘然之色道“此事往后不要再提,林姑娘的事,也不要与任何人多嘴。”

千山噤了声,心里却暗叹了气。

虽然顾景知嘴上说不要再提林姑娘,可未过半旬,又搜了些有趣玩意并新鲜话本子让自己送去贾府,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回吃了闭门羹。

门子传话来说贾二爷去禹州采买去了,二奶奶不在家,林姑娘不方便见外男,其回绝之意,已显而易见了。千山自幼跟着顾景知,何来受过如此怠慢,不由暗骂贾家不识抬举,苦在自家王爷又不肯露了真姓名,只得依旧带回了东西,原本原样地同顾景知说了。

好在顾景知也只拧了眉默了片刻,道了声“罢了”便不再过问此事。

千山以为自家主人从此歇了这个心思,谁料元妃要替自家弟弟赐婚的消息传到顾景知耳朵里后,顾景知竟大病了一场。

连续几日高烧不退,顾景知觉得自己的魂魄升得很高,高到玉宇琼楼处,在九墀丹殿前,黛玉歪着脑袋娇娇俏俏道“润玉,你可回来了,叫我一阵好找”……

且说大观园落成,元妃省亲,贾府兴兴乐乐地闹了人仰马翻了一阵,皆筋疲力尽,着实熄兵熄将闲适安逸了一阵儿,唯有黛玉心思在元妃省亲后,疑惑不宁。

原因无它,不过是元妃赐的那两串红麝珠惹的祸,偏宝钗日日戴在手上显眼处,直教黛玉心中忽上忽下,狐疑不止,又见宝玉平日里照旧姐姐妹妹,与湘云宝钗皆极为亲近,更不提他房中的袭人等。

黛玉此际无依无靠,唯贾母可依凭,怎奈当初林如海交待得含糊,黛玉亦不能亲自去贾母处求证。况府中闲言顿起,明里暗里地道自己不若宝钗温厚大度,什么小性儿目中无人等评语皆漏到自己耳中,着实气苦没趣,伤情之下,未免思亲,如此几番交相催逼,黛玉的饮食睡眠渐渐不安了起来,人亦消瘦了几分。

正是自伤之际,一日贾母却喜盈盈打发人来宣她去前屋,进门便见一面善的和气妇人盯着自己笑盈盈瞧“玉儿怕是不识得我了吗?我是你梅伯母”

“梅伯母?!”黛玉又惊又喜“您怎么来京中了?”

“你伯父两月前调任到了户部,我们便举家迁了过来”她抓过黛玉的手摩挲着“几年未见,玉儿竟出落成大姑娘了,想当年,还只这般这大”她比划着自己的腰际道。

这梅夫人夫家原与林如海同在姑苏任职,二人原是一早的同窗,识于微时,梅老爷本是小户人家,家资薄弱,林如海家底丰厚,便时常接济一二,二人趣味相投,又同窗同职,感情深厚,两家走得近,黛玉自幼便在梅伯母怀里滚大的,与梅家的两位小姐也感情甚笃,无奈后来林如海调任扬州,梅老爷远赴川中,两家便来往稀薄,渐至断了音讯。

没料到如今在京中倒得见了,只可惜林如海夫妇先后谢世,唯留这一根独苗寄养在外家,梅夫人未免稀噓感伤,拉着黛玉的手很是掉了一阵泪。一时止住了泪,便同贾母道“我打小看着玉儿长大,她于我便如女儿一样亲近,难得现在有缘法再见,等我府中安置好了,还请老祖宗允我接过去住一阵子。”

梅老爷连升三品,又在户部任了要职,听说是起复了的煜亲王亲点的人物,贾母岂有不允的道理,便连连道好。

未过半月,梅夫人便带了两个丫环两个婆子亲自来接了黛玉,黛玉自离了扬州,除了随贾母上香,鲜少有出门机会,湘云宝钗与三春等在京中皆有亲眷,然毕竟与黛玉隔了许多层,贾母不出席,黛玉自也不轻易去,因而黛玉虽在京中住了些年头,竟连京都是个什么模样都摸不着头脑。

黛玉原是活泼灵动的性子,自小随了父母也有些见识,拘在这贾府里,自然憋屈,只得赋情于诗词歌赋等。如今得以出了宅院,又有梅夫人在旁一一说道讲解,满眼都是少女的好奇。

梅夫人出身平民家庭,自小并无那么规矩约束,见黛玉满眼灵动好奇,不由联想到她孤身拘在那个大家族里,更心疼了几分

梅府在贾府两条街外的和平里,五进的院落,比不得贾府豪阔,倒也收拾得齐整雅致,梅老爷与梅夫人往在三进的东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