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1 / 2)

东风既解 雲何不喜 1564 字 9个月前

且说黛玉一行等人玩至戌时才各自散去,临上马车前,顾景知来至黛玉身边道“过些日子我要出趟远门,一时半会儿大概回不来京城,”。

“你去就去,白白地过来同我说什么?”黛玉嗔了他一眼,语气却显得比之前亲昵。

顾景知心弦拨动,语气益发地温柔 “开春之际,正是生机散发之时,你有空多出来与姐妹四处走走,采撷地气,交换生机,对你身子有益。实在出不了贾府,在你们大观园里转转亦是极好的,最忌每日闷在闺中,肝气不得舒展。我给你配的那些药丸,可以减半地吃;此外旁的都不要随意进补,恐伤了脾……”

顾景知细细密密地嘱咐。

“知道了,我竟不知道你有这个啰嗦的毛病”黛玉笑,嘴角映出两个梨涡,

顾景知极爱她这宜嗔宜喜模样,恰如从前在璇玑宫时,差点上手去捏她的小脸蛋,然而此际只能把手收到袖口里,柔声道

“等我回来”他停顿了片刻后接道“再给你调整药方”

这副温柔态度,黛玉恍惚觉得许多年前就曾见过,一时吉光片羽抓不住,怔忪了许久。

黛玉在梅府住了三四日,便被贾府接回去了,往后一整个春天,贾母都没再放黛玉出去梅府。

黛玉虽然出不去,也受了些府中各式各样的闲气,却谨记顾景知的嘱咐,多于园子里走动,采撷天光地气。

府中固执地配人参养荣丸到她房中,黛玉记得顾景知说不要随意进补这些大药,却懒得去和府上解释,为免生事端,她让雪雁偷偷捏烂了埋在西墙角一株石榴树下。

到了五月,黛玉的气色比去年冬季好了许多,府里送上来的人参养荣丸却莫名又多了一倍,她如今依着顾景知给的些医书也略略知道了些调养理路,不由心下纳闷,于是留了个心眼。及至六月,去年开得甚好的石榴树,不仅一朵未开,还大有枯萎之势,雪雁奇怪了半天,黛玉听得心惊肉跳,再有人参养荣丸送来,她就换埋在另一株木芙蓉下,未过多久,木芙蓉也渐至枯萎。

雪雁便是再天真单纯,也想到了关联,脸吓得苍白,双目蓄泪道“姑娘,那个药丸——”

黛玉用帕子抚住她的嘴,蹙着眉轻轻摇头。

主仆二人将人参养荣丸收了起来,预备借着中秋去梅府请安的时节托梅摇光去查验。

“还要等这十几天,真是急死了。若是顾公子在就好了,他的那个千山是有办法给我们递消息的,可惜他们这么多天不曾露面。”雪雁嘟哝道。

黛玉制止她“你都知药丸有问题,怎知这院子里人有无问题,还不快收敛住口舌!”

雪雁噤了声,脸更白了一层,“姑娘……”,蓄的泪啪嗒一下掉出眼眶。

“别怕”黛玉定静住了心神,拍了拍她的手“此事只可你知我知,万不能叫第三人知道,哪怕紫鹃也不行,知道了么?”

雪雁煞白着脸点了点头,自此后雪雁当真一夜间成熟了许多,与从前的咋咋呼呼判若两人。

黛玉主仆二人压着这等重大的心事,惶惶到了中秋前两天,梅夫人亲自来接黛玉,却又被贾母拒了。

“夫人亲自来请,原不当推辞,只是老婆子我这几天身上不安乐,舍不得玉儿离了身边。还望夫人见谅!”

梅夫人见贾母说得如此言辞谦虚恳切,直道不敢当,只去黛玉院子里略坐了坐,一屋子的婆子丫头,说不到几句体己话,饮了一道茶,便暗自叹气地回了梅府,第二日又让那个扬州厨子做了许多点心并梅家三兄弟备的一些时兴小礼送过来,贾母一一过目了,方让送去潇湘馆中。

鸳鸯看着贾母严肃脸色松驰下来,小心翼翼哄道“老祖宗,您瞧没什么大问题吧?我就说都是那几市井小人胡乱编排的流言,不值老祖宗如此生气。”

“你年纪小,不知流言可畏”贾母叹气道“玉儿自幼失母,本已担了失之母教的名声,又被传了那些流言,怕以后更加难办了。不管是不是真,总归不要再放到外面去的好,我看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还拿什么去传?”

她思度一番“你把凤丫头给我叫过来,我有事嘱咐她。”

原来是今年正月后,便有人在府中传言,说梅家夫妇看中了黛玉,有意为自家二少爷求娶,又说黛玉与梅家二少爷自小青梅竹马,比和宝玉还亲,如今重逢,恐怕是郎有情妾有意。

流言传到了贾母耳中,贾母气个倒仰,直道那散播谣言的人可恨,也曾派人去查个究竟,竟然是一笔糊涂账,查不清寅卯,便只得把黛玉拘在府中,再不肯放她出去梅府,又让王熙凤借着请教认字的借口,教黛玉管账本理家务的事宜。

黛玉起先不知个中情由,却知王熙凤教习理家的意思,但自那个人参养荣丸开始,贾府于她不再是个寄身之所,倒变成了草木皆兵的危险之地。她于贾府,已经离了心;梅府又去不得,一时又想到远至边疆的景公子,半年以来全无音讯,所有可信可解之人皆音讯不通,她困在这个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