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2)

唯一的夏天 春荞 1640 字 10个月前

杨乐乐在后门的位置,他长得瘦高,瓜子脸尖下巴,活泼爱笑,是班上的体育委员。

成绩常年倒数第几,班上倒数的同学走了每学期走几个,有的和甚至往返了几个来回,杨乐乐却固守营盘,无忧无虑。

所有人都知道,杨乐乐爸爸给学校捐了一笔钱,具体是多少谁也不知道。

后门敞开,他站在后门口探头往外看,转过头便是一脸笑,和身边的男生女生说:“又有高一女生来看宋嘉年了!还来了两个!”

“我和宋嘉年小学在一个学校,那时候才一年级,班上的女生为了谁和他当同桌打起来,人就这么受欢迎,从那时候起宋嘉年桌箱就总被塞得满满的。”

放在古代,宋嘉年也是个掷果盈车的美少年。

脑海中掠过宋嘉年的面孔,却有些模糊了。

她的记忆力一直都不是特别好,空间想象能力也不强。

总是记不住一些想要记住的东西。

窗子和高速旋转的吊扇吹出的风强劲,呜呜呜,室内的书本被吹得哗啦啦来回翻页,她给桌子左上角一摞书最上方在风中翻飞的本子调转了一个方向,让书脊对着页面。

“咱们前两天成绩发回家了,你爸说你了吗?”和杨乐乐一样,给学校捐过钱的考试吊尾车同学问道。

杨乐乐笑哈哈:“说什么,什么也没说,叫我多吃点好的补补脑子。”

那个同学说:“艹,就羡慕你,缺德的家讯通,我爸说这个月给我零花钱减半。”

从大家入学第一天开始,学校和学生家长开了家讯通套餐,每个月三块钱,老师会在每次全校考试之后把学生成绩通过家讯通发送给家长。

杨乐乐搂住他的脖子,安慰道:“考都考完了,想什么成绩,钱不够花找你杨哥,想想再过两天就是校庆了!不用上晚自习,还能看节目!”

的确是快到校庆了,四班也安排了一个朗读节目,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最近的活动课参加节目的同学都留在班级排练,扫除课也早早打扫好卫生,清理出场地给学生排练。

体育课加扫除课,一周有五节。

有时候,宋嘉年在这样的课程安排里下楼的时候会想象,那些大声朗读的人里面会不会有陆渺。

零零碎碎的几句,没有陆渺的声音响起。

她似乎是个过于安静的人,宋嘉年想不到她站在舞台中央大声说话的样子。

他笑了笑。

节日的气氛染不到陆渺身上,在别人掰着手指数校庆节目的时候,她不是聚精会神上课,就是埋头整理笔记和做题。

校庆被安排在晚自习的时间段,学生们欢欣鼓舞,发出一阵阵欢笑和狼嚎,书本扔到半空再接到手里。

可谓是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校庆的场地安排在操场,一早就有人检测过各种电路,早早地,天还没黑下来,主席台上方的液晶字母就滚动起来:热烈庆祝育才中学九十周年校庆……

主席台前方红旗高悬,五颗星星随着飘扬的旗面起起伏伏上上下下。

结成一串的彩灯一闪一闪,隔着很远都能看清。

在这一年一度的校庆开始之前,陆渺吃过晚饭回到宿舍准备洗衣服。

这样的大型活动,对于她的生活节奏影响并不大,因为取消今天的晚自习,各科的作业减少了,也延迟了交作业的时间。

吃完饭的时间没变,吃过晚饭她还是能回到宿舍洗衣服。

打开门,宿舍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她摸出床下的脸盆,将里面的洗漱篮拿出来放在一边。

脱了身上的校服扔到盆子里,再爬上床。

床单,最外层的白色的印着学校名称的床单叠好放在一边,这个床单常年不铺,只在每天罩一下,应付检查。

然后取下被罩、枕巾、床单。

她拆得快,挪开床头拆好的被子和枕头,扯床单的时候注意到了褥子下的手机。

好久没看手机了,她拿起手机按了一下,电量还有,三条未读短信。

时间有限,先洗衣服。

晾好衣服,她一边去教学楼一边在路上查看了手机信息,三条短信全部来自于10086。

随手将手机装进口袋,到教学楼下排队。

校庆开始之前,各个班级进入场地。

大家才看清主席台上方液晶屏幕里流动的红色字幕上还有什么,是今年优秀毕业生录取的大学和成绩,排在最前面的是清华和北大。

体育老师站在所有班级前面,举着大喇叭说:“大家整理一下队形!”

“全体都有,立正!”

“向前看!”

“向左转!向前看!”

“向右转!向前看!”

宋嘉年站在二十二班最前排,手握着班旗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