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 / 3)

唯一的夏天 春荞 1750 字 10个月前

一夜沉眠,第二天一早,艳阳高照,地面上的水洼基本都消失了,从洇透的地砖和墙壁、干净的树叶、角落里的积水上能看让人感觉到昨天下过的雨的踪迹。

她穿着长袖的秋季校服,抱着两本笔记穿行在校园里,略厚的校服阻隔了空气中湿冷的水汽,留住了温暖,周身暖洋洋的。

抬头看看天,瓦蓝瓦蓝的一片,澄清明净,在高处在远方,太阳挂在天上,阳光洒向四面八方,落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整个世界都是一片明媚。

宋嘉年书桌一侧挂着一只牛皮纸袋,上面有嫦娥奔月的图案,纸袋里是两盒精心包装的月饼,每一个都用纸盒包好,一共八个。

包装精致讲究,里头的月饼真材实料。

韩茜茜送东西时说:“我妈妈最近迷上了烘焙,做的月饼很好吃,特意多做了一些送给亲朋好友,这包装是专门在淘宝上订做的。”

班上的女生指着宋嘉年桌子一侧的月饼盒说:“早上挂在那里的。”

正好赵春雷晃晃荡荡进入教室,一个女生喊了一声,“赵春雷,宋嘉年今早上课带什么了吗?”

“带什么?能带什么?”

“那有没有人给宋嘉年送东西。”

“这我哪知道?”

那女生眼看赵春雷这是什么都不说,瞪着他说:“你们这些男生都是一伙的。”

女生的朋友说:“别搭理他。”

集体生活里稍微细心点,人人都可以是福尔摩斯,然而大多数时候,现实里总没那么多证据,没人规定走过什么地面鞋子和裤脚上一定会沾染上一眼能看到的沙子和草叶,除非当事人亲口阐述,有些事情就会是秘密。

但没人会去问宋嘉年,月饼是谁送的,他为什么会收。

印象里,宋嘉年不会收别人送的东西,那些偷偷送他的东西他也不吃。

直到宋嘉年回班,关于那袋月饼的话题已经消失了,好像从没存在过。

一盒月饼有十块,宋嘉年将礼盒拿到桌面上,拆开包装,礼盒里面每个月饼一个单独的纸盒包装。

宋嘉年把月饼分给几个经常一起玩的同学。

他说:“亲戚做的手工月饼。”

五仁、红豆沙、绿豆沙、黑芝麻、椰蓉……各种口味分到大家手里。

赵春雷拆开一个五仁的,啃了一口,“真好吃,太好吃了。”

一场风波,悄无声息地平息了。

时间如水一般过去,学校总是井然有序,这种秩序是画在课程表上的格子,各种活动,包括周一的升旗仪式都是按照分钟来计算了。

周一升旗十分钟。

在朝阳的光辉下,全体学生齐唱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这周是一班升旗,站在台上的女生皮肤白皙,高挑纤细,下了升旗仪式,几个女生闲聊说:“咱班的有好几个男生都和魏茜茜表白过。”

“就是今天在主席台上讲话的女生。”

走在校园里,偶尔就是会听到这样的八卦。

不管在哪个学校,哪个年龄段,都有些特别受欢迎的女生,大家的眼光围绕着她们,就像是舞台上的聚光灯罩着台下的演员,陆渺习以为常。

动画片里,绝大多数没有面孔的路人奔波在自己的生活里,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就是那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路人。

虽然有时候会有一点点的不甘心。

从五楼到一楼,宋嘉年希望遇见陆渺,假如可以,能帮她做点什么就是最好的。

一场雨后,天气比起夏日多了几分凉爽,秋高气爽,更适合运动。

活动课,篮球场,篮球在人手中嘭嘭跳动,一小截回忆晃过,宋嘉年抽神像篮球场外看了一眼,只见陆渺远远地向着田径场地走去。

他发现,陆渺总是绕着球场走,不管是篮球场、足球场,还是乒乓球场。

很有安全意识。

他嘴角浮现笑意,心里却有些失落。

陆渺经常来往于一楼到四楼,作为课代表她需要去四楼化学教师办公室交作业或是取作业,这是宋嘉年以前发现的。

今天陆渺抱着一大摞东西从化学老师办公室出来,下面的是练习册,上面的是学生笔记,每样大约六十本,高高一摞压在她手里,歪歪斜斜、摇摇晃晃。

他盯着那一摞书本,有点想要帮她分担。

四五楼里有许多熟悉宋嘉年的学生,男女学生之间的一个小举动就能让人平添猜测和流言。

略一犹豫,便看见一个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女老师从沈绫身边经过,直接从陆渺怀里抱走了一半的高度,女老师和她说:“我还想着一起拿下去,李老师我们说两句话,刚一转身就发现人没影了。”

他们并不会特意热情的打招呼,就像一些认识但不熟悉的人,这样相处自然,也方便,能避免一些多余的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