娆儿悲催入王府(1 / 2)

我总为你不要脸 楂词 1146 字 10个月前

送走了赵宜帘这个盟友,满头大汗的元瑜墨就偷偷跑回来了,问竹染儿:“她跟你说了什么?”

所谓“有事”便是去后院劈柴了。竹染儿用袖子给他擦汗,边擦边道:“说了你们小时候的事儿。”

然后竹染儿就把那两段事告诉了元瑜墨,他听了后脸色很难看,明明故事不是这样的好不好?而且那个玉佩本来也不是他的。

见竹染儿没再说什么,看来他那日在书房里说的多半她一句也没听进去,也不想用赵宜帘小时候的糗事来解释了,反正他的染儿不计较这些。

转眼十几天过去了,到了竹娆儿进府的日子了。竹染儿作为汝南王府的女主人参加婚礼,不用去定远将军府送竹娆儿。

虽然是纳侧妃,但这是文昌长公主嫁女儿,所以还是得要个婚礼的,只是元瑜墨不用去迎亲。

今日起的时候元瑜墨给竹染儿梳了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发髻,定做的衣服也送来了,他将竹染儿好好地打扮了一番才匆匆换上喜服。

毕竟是文昌长公主嫁女儿,一些与文昌长公主有些交情的都来了,跟她没交情的自然就懒得来了,所以这婚礼的场面远不如三个月前竹染儿的那场。

文昌也在家里叹着世态冷暖,想当年,她父皇母后还在的时候她是何等的威风,好多人排着队巴结呢。只可惜母后并没有得一个皇子,只有她们两姐妹。如果现在的皇帝是她同父同母的弟弟该多好,那她就不会连累娆儿连个明媒正娶都不能,连个十里红妆都不行。

竹染儿今日的装扮可算亮瞎众人的眼了,头上的发钗数不胜数,面上画了精致的妆容,橙色的袍子上绣着娇艳欲滴的牡丹,花团锦簇,雍容华贵的模样直把客人的目光全吸过去了,见过竹染儿的客人晓得这是汝南王妃,没见过的还以为是王母娘娘下凡。竹染儿简直要比竹娆儿抢眼多了。

而盖着红盖头的竹娆儿听到了赞叹声还以为他们是在称赞她的喜服,她的这件霞帔可是她娘亲包了整个霓裳坊,让所有的织女好吃好喝好睡,就为让她们有精神织出这件华丽的喜袍来。这时的她就想掀开盖头来看看竹染儿嫉妒的眼神。可一想到红菱那头的人她心里就像塞了蜜似的,就像快快入洞房。

不知道的以为正妃故意挑衅侧妃,知道每日为竹染儿绾青丝的是元瑜墨的只觉得汝南王实在太宠正妃了。

赵宜帘怎能错过这热闹场面,打算在婚礼上好好地整一整竹娆儿,可一见着竹染儿这副模样她就知道此事根本不需要她出手,人家夫妻一心其利断金呢。

寡言少语的襄城王也跟着老婆来了,两人并不谈话,相隔得也很远,只是襄城王的目光一直跟着赵宜帘移动。

竹染儿觉得一言不发的襄城王才叫冷漠,她家的墨墨可暖了。

也不用拜天地,给竹染儿敬过茶后直接将竹娆儿送进洞房即可,竹娆儿本就认识这些女人,她也不够资格让她们来见她。就干干盖着红帕子在床上等着。

很快夜幕降临了,元瑜墨没喝多少酒,倒是竹染儿和赵宜帘喝了不少酒,醉酒的原因都一样——心爱的男人娶别的女人了。

竹染儿失望透了,因为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千杯不醉的,可没想到只不过几缸她就醉了,烦躁的她把头上的簪子全拔光了。

客人们都走了,只剩竹染儿和赵宜帘在院子里发酒疯,两人一人一壶酒跪在大门口,赵宜帘豪爽道:“苍天为凭,厚土为证,我赵宜帘与竹染儿结为异性金兰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违此誓,必将五雷轰顶!”

竹染儿扭头,打了个嗝道:“哇,赵兄你的肚子里的墨水真多,这么豪迈的话我还是第一次亲耳听道。”

醉醺醺的赵宜帘对醉醺醺的竹染儿醉醺醺地解释道:“贤弟,这是我从书上看到的,并非我原创,大侠结义前都得这么说,来,你跟我说一遍。”

竹染儿跟着她说了一遍,赵宜帘又满地找刀,走到元瑜景面前,指着厨房:“去,给我弄把刀来。”

襄城王知道她要干什么,面不改色地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左手执起她的右手,举起匕首在她的无名指上轻划了一下。

赵宜帘:“嘶~”,看着自己无名指上滴落的血珠,忽地想起那夜来,她恨不得将眼前这个男人碎尸万段,只可惜她不敢。甩甩昏昏沉沉的脑袋,警告自己不要想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摇摇晃晃地回到竹染儿身边,挤了几滴血到竹染儿的酒壶里,将自己的壶递给她:“你也倒点血在我的酒壶里,这叫歃血为盟。”

竹染儿用内力震破与赵宜帘同处的皮,也挤了几滴在她的壶里,赵宜帘向她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大侠。”两人碰壶,一饮而尽。

“走,咱们去闹洞房。”赵宜帘拉起竹染儿。

竹染儿道:“可我现在想睡觉。”

“那我们就去睡觉。”

然后元瑜景和元瑜墨就眼睁睁地看着两个随时会倒的人互相搀扶着走向染指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