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行医救世人(1 / 3)

我总为你不要脸 楂词 1789 字 10个月前

满天的白色纸钱撒落在地上,汝南王府上下一片悲戚,哭声阵阵,无不惋惜那惨死的汝南王妃和未出世的小世子。

“没有我的允许,谁都不可以把王妃下葬!”元瑜墨的胸腔一阵怒气,他不相信竹染儿死了,虽然宫里的太医来过,明确地诊断竹染儿已死,但他还是能感受到竹染儿体内有一丝脉气在涌动,所以他不愿意放弃。

连续的熬夜使他两个眼眶也凹陷了下去,皮肤蜡黄,嘴唇也失了颜色,自他从秦国回来便一直没有洗漱,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憔悴了不少,与人们印象中的逸群之才的汝南王简直判若两人。

“王爷,奴婢知道您不愿意和小姐分开,可是小姐没了呼吸整整三日了啊!”青兰哭红了双眼,她穿着一身白衣,看了看床上的竹染儿,又看了看还在医书里翻来覆去的元瑜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抹了把眼泪出去继续办事。

除了青兰以外,竹锲也来劝说了元瑜墨,宫里的太妃、皇后也派人安慰劝导,可元瑜墨执意不肯让竹染儿下葬。

黛城的人都在传汝南王妃和小世子死了,汝南王也疯了。

元瑜墨没有理会那些声音,他想到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里面有假死的症状,于是在书房里翻找着,终于他在阁楼里找到了那本尘封已久的书籍。

竹染儿的身体惨白且僵硬,脸上也没有皱着眉头了,可是早已没了呼吸,青兰已经为她擦洗过身子,换过了衣服,她没有表情,干干净净地躺着。

元瑜墨打开针包,开始施针,“神庭、人迎、巨阙、曲骨……”

这法子虽然都是死穴,但集在一起便成了活路,元瑜墨凭着医者的直觉和经验,他相信竹染儿定能醒来。

元瑜墨仔细地观察着,突然,竹染儿的手指动了一下,一下、两下、三下,元瑜墨数着他便知道自己没看错,久违的笑容露在脸上,期盼着竹染儿睁眼的一刹那。

元瑜墨屏住了呼吸,时间就像静止了一般,竹染儿睁开了眼睛,看见了窗户透过来的光,光里的微尘像是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它们虽然微小,却一直有力地跳跃着。

“染儿,你醒了。”

眼前人是她最信赖的人,他牵起了她的手放在了脸颊旁,话语中还掺杂着因为激动而带来的哭腔。

竹染儿朝他轻轻笑了笑,艰难地吐出了几个字:“你……回来……了,我很……安心。”

元瑜墨哭着点了点头,他已经激动地说不出话了,两人执手相看泪眼,过了一会儿元瑜墨才起身叫来了府里的众人,要他们把白绫下了,但是没有人照做,下人们低着头,只觉得汝南王真疯了。

青兰从屋子里跑出来,高兴地喊道:“快!快!王妃复活了!我们家小姐没死!我们家小姐没死!”

绛魄看着青兰这番表现,有点将信将疑,青兰推搡着他:“快喊他们摘下来啊!快点,别愣着,别让这些东西冲撞了王妃。”

等摘完了东西,府里的小丫鬟们从王妃的屋子里出来,七嘴八舌时这帮男人才相信王妃真的复活了,一个个脸上都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直到元瑜墨赏了府里众人三年的俸禄,他们才笑了起来,让汝南王府有了生机。

黛城的早晨,街头的妇人们最喜欢在买菜的时候挎着篮子到处说嘴,“听说了吗?汝南王府要办喜事了!”磕着瓜子的张大娘说。

年轻的李媳妇疑惑地问道:“他们不前几个月才办的丧事吗?”

张大娘吐出了瓜子皮:“呸!呸!呸!你的消息太不灵通了!那汝南王都把婆娘孩子从鬼门关拉回来啦!我说这比宫里的太医还有本事呢!”

“对呀对呀,早就传闻这汝南王是神医了,死人都能救活,孩子也能保住,要我说,他就是在世送子观音啊!”摆摊卖菜的赵大婶也迎合道。

张大娘笑着打趣:“以后若是妇人有难产不得上门去求王爷大人看看?”

几个妇人听了合不拢嘴,笑作一团。

穿着利落短衣的小伙喊道:“汝南王府发喜饼啦!”

几个妇人闻此都丢下手里挑着的菜,连忙往汝南王府跑,生怕慢了赶不上。赵大婶也赶紧收拾了菜摊,边收边喊:“等等我呀!”急急忙忙也要去分一杯羹。

在锦国的大户人家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家里添丁的,都要发放米粮油面,发放的东西越多,这孩子的福气便越旺,日后便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

竹染儿看着怀中的小人,只觉得太丑了,瘦瘦小小皱皱巴巴的,也看不清究竟是像她多一些,还是像元瑜墨多一些。

元瑜墨看着满脸愁云的竹染儿,坐到了床边安慰道:“刚出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不过咱们家的灵儿确实比别的孩子小一些,毕竟你体内还有残留的毒气,若不是你常年习武,这次生产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竹染儿听了觉得确实是亏欠了这孩子,元瑜墨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小心思,轻轻抱过了孩子:“小灵儿,小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