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伍.俗世(1 / 2)

日落西山时,夫妻俩将小狸奴和兔子们留下看家,互相牵着对方的手下了山,重新踏入阔别已久的红月城。

他们边走边玩,在路上耽搁了些时间,入城时已是圆月高悬,此时城内热闹正盛,人海如潮。

孩童们戴上面具扮起恶鬼,大人们放灯祈祷遥寄思念。

红枝也买了盏天灯,学着凡人的样子写下对已故之人的思念,随后歪头看向旁边的文肆,把蘸了墨的毫素递给他:“写吗?”

文肆下意识的接过来,却没想好写什么,遂问:“你写了什么?”

她将天灯转了转面给他看,只见纸壁上寥寥一行字:爹娘勿忧,孩儿一切都好,但求入梦来。

文肆抿了抿唇,将天灯转回去,提笔写下六个字:愿她所求成真。

红枝想要转过来看看他写了什么,却被文肆伸手拦住,他探头看向她,低声说:“让它飞走吧。”

“许了什么愿望?”红枝对他这种幼稚的行为颇觉好笑,“我不能看吗?”

文肆唇角微弯,“秘密。”

她懒得同他计较,依着他的意松开了天灯,让它顺着夜风飘向远方。

黑夜被密密麻麻的天灯和满天星辰照亮,桥下的河流也飘荡着许多河灯,它们每一盏都承载着俗世的情。

红枝仰头望着他们那盏逐渐变小的天灯,轻声说:“人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说是:人死后执念会化作九天之上的星辰,执念越深,所化星辰则越亮。”

文肆牵起她的手紧紧握在掌心,没有看天灯,将所有目光都落在她的身上,“有些事,信则为真,无需探究背后因由。”

“那你说——”红枝顿了顿,“爹娘会不会正在这片星空之中看着我们?”

文肆仰头望向那些璀璨的星辰,没有犹豫,语气坚定的回答她:“会。”

不论是她的爹娘,还是他的爹娘,都会回首凝望他们。

虽然他早已记不清那对早早逝去抛下他一人于人世蹉跎数年的父母长什么样子,也从未体验过来自亲人的关怀,但他想……爹娘一定也是记挂他的,只是没机会让他瞧见罢了。

“文肆前辈?”

忽闻有人唤他,文肆寻声望去,却见旁边站着一只怀里揣满了点心吃食的男鬼,模样看着不大,也就凡人十七八岁的模样,正一脸惊讶的盯着他。

文肆蹙眉,“你认识我?”

男鬼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探头看了看他身后的红枝,又扭头扫视周围,道:“这里不方便说话,你们跟我来。”

说完,他躲着路人往桥下走。

文肆低头与红枝对视一眼,她点了点头,这只小鬼看起来并无恶意,他们跟着他来到桥下一处偏僻的地方,此时他怀里的抱着的东西已经收了起来。

“文肆前辈,没想到会在今日见到您,看来我们是真的很有缘分。”男鬼兴冲冲的说,“您可能不认识我,不过没关系,我是您的信徒。我叫记扬,跟您以前一样是勾魂使,也跟您一样在白无常手下任职,管的也正好就是这座城。”

听罢,文肆忍不住失笑,他还没来得及再问,这孩子已经全交代了。

只是……

他的信徒?

“我如今就是一只散鬼,什么也不管,你为何要拜我?”文肆上下打量他几眼,“又是怎么认识我的?”

记扬一愣,没好气的道:“前辈,您在鬼界很有名的,哪个勾魂使会不认识您?”

红枝也没转过弯来,“这话怎么说?”

“您就是仙女姐姐吧?”记扬由衷的夸赞,“果然如传闻中一样美,以后我的媳妇要是有你一半好看我就心满意足了。”

红枝不禁笑出了声,“连我也认识?”

记扬一边点头,一边夸大其词:“如今这天上地下,但凡消息灵通点些,恐怕就没有不认识您二位的。”

二人一愣,对视一眼,大概明白了原因。

是了,如今乃太平盛世,他们在天宫做的那些事也算惊天动地了,传遍六界成为谈姿并不奇怪。

文肆脸色黑了几分,旁边红枝努力憋笑,他冷着脸问:“所以你拜我是因为我胆大包天将天神拉入了红尘?”

记扬大概是天生缺了一根筋,愣是没察觉到他的不悦,理所当然的道:“对啊,不然呢?”

这次文肆连语气也沉了下来,“那你是希望我保佑你以后能娶天神为妻吗?”

“不不不!”记扬连声拒绝,“我可不敢肖想天神大人。”

他扭头看了红枝一眼,摸了摸后脑勺,不好意思的道:“只是希望您保佑我能娶一个漂亮的媳妇。”

“求姻缘去拜月老!”

文肆咬牙切齿的丢下一句话,拉着红枝转头就走,一会儿功夫就将记扬远远甩在了身后。

红枝拉着他停下,揉了揉他冰凉的脸,憋着笑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