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1 / 2)

得了允许后,汪居凡把人带到了卫蓁这里。

“夫人您好,在下兹伦。”来人将右手放在胸膛处,弯腰行了一礼。

他身着短衣窄袖,腰间环佩围绕,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一副不折不扣的胡人打扮。

待起身后,才教人看清,他那明显偏大周人的样貌,只有面部正中的鹰钩鼻和头上稍浅的发色,暴露了他的胡人血统。

邀他入座看茶后,卫蓁没有过多寒暄,开门见山,“我就是缘古阁的东家。听说你要用消息换瓷器。”

“是的夫人,相信我的消息会让您满意的。”

兹伦微微一笑,带着几分温文儒雅的味道,吐出的话语明明自信十足,但并不惹人反感。他并未直言,而是用若有若无的视线瞥过旁边的汪居凡。

护卫小厮皆在门外,屋内只有他们三人,这眼神是什么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的消息要和卫蓁单独说。

“无妨,有话直言便可。”

只是卫蓁向来信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何况她与兹伦仅是初见,在尚不清楚对方来意的情况下,没理由无条件相信他的每一句话。

他也没有执意要求,反手拨弄了两下茶盖,一句话轻飘飘的浮现在另外两人的耳边。

“大概半个月后,会有一批汗血马经过木绡岭,那是綦毋言秘密向大宛订购的。”

卫蓁眼皮一跳,他说得轻忽,可这短短一句话里大有内容可挖。

綦毋言是匈奴的左贤王,且不管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向大宛订购的马匹,单这时间点,就很微妙。

前有呼连单于病重,两位皇子争权,后有左贤王私下购入战马,看来匈奴内部的问题也不少,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推一把,让他们更乱些。

更重要的一点是,马匹是私下购入的,木绡岭又在大周境内,他们必是不会大张旗鼓的护送,要是能想办法截留这批汗血马,留作己用,对西北军的骑兵实力可是一个有力的加强。

匈奴人频频滋扰大周边境,有一个很大的依仗,就是他们的战马,在战场上,因为马匹的缘故,大周的将士也吃过不少闷亏。

早有人想到可以从邻国购入性能优良的马匹,但西域诸国惧怕匈奴人的凶残蛮横,借口推脱,一直不肯将马匹卖给周人,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机会,怎能不趁机拿下它?

但首先要做的是,验明消息的真假,不然当真是空欢喜一场。

想到此,卫蓁眼中带着几分锐利望向兹伦,出言试探,“这消息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

“夫人,不要小看了一个商人的消息来源。”对方含笑回望,端的是一副儒雅的模样,“还有一点,我知道,您是镇北侯夫人。”

“所以呢?”

她来缘古阁从未遮掩过,乘的是侯府的马车,驾车的郑远又是以前跟在燕景云身边的,只要有心,知道她的身份并不难,他莫不是把这当作什么可以拿捏的把柄了。

“您不要误会,我只是想说,同样的消息,对有的人而言,价值千金,但在有的人眼里,它一文不值。”

这倒不假,倘若她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瓷器店东家,两国之间有什么交易,购入多少战马这些事情,又与她有何关系。

只是,这样重要的消息,他真的会为了单单一个瓷器就给了她,简直与白送的无异了。

他拍下的是一套影青暗纹茶盏,最终成交价一万八千两,这个数目对于普通人是绝对的天价,但对于他们这种大胡商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不存在付不起的可能,更不至于让他用如此机密的消息来换。

“既然你能这样找上我,说明你很清楚这个消息对于我,或者说是对于镇北侯的价值,我不相信你会为了一个瓷器做到这种地步。”

“夫人果真快人快语。用消息来抵确实是我见您的借口,事实上,拍下茶盏的银两,稍后便会如约奉上。”

他顺手端起桌上的茶盏,也不喝,就不住地用盖子拨弄水面浮起的茶叶。

“我只希望,以后能够稳定的从您的店里购入一批瓷器,毕竟您每次出售的瓷器都非常少,在远方,还有许多人望眼欲穿也未能得到一件,那些如狼似虎的买主每天都要敲响我家的门,为此,我换了好多住所也不得安生。

当然,如果您不愿意,刚才的消息就当是我送给您的见面礼,毕竟,今天的拍卖也让我学到了许多。”

用一个价值千金的消息换取一个稳定的货源,这样就说得通了。

瓷坊烧制的瓷器只通过缘古阁售卖,不曾亲自销往远处,但是得益于胡商,近来缘古阁的名声已经逐渐在周边国家的贵族中传开了,他们都争相追捧缘古阁出品的瓷器,甚至不惜为此一掷千金,这一点卫蓁也听说了。

稳定供货能让他借此赚的盆满钵满,还能与西域诸国权贵交好,将来,哪怕是富可敌国也不是一句空话,商人逐利,为此,用一个消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