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1 / 2)

五更天,出去“干活”的队伍成功归来,只看后面拖拉的几个箱子就知道这一次又是收获满满。

随着马队的靠近,村口负责守夜巡逻的人眼瞧着打头人熟悉的脸,并未有丝毫紧张的情绪,只用土语招呼了一句就示意他们赶紧进村。

这是一个由几户人家组成的简易小村落,偶尔有行商路过还会进来借宿或讨口水喝,但无一例外,后来,那些人都未能活着走出去,只因,这里是由官匪组成的村落。

这里既是他们落脚歇息的地方,也是他们收集交换情报的聚集点,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沾过血,哪怕一个表面看似怯弱的女人也随时可能会抽刀取人性命。

但这次归来的是他们的同伴,而且看起来还收获不菲的样子,故而村口负责警戒的人极为放心,没有察觉到丝毫错漏之处,比如,打招呼时对方不敢直视的眼睛和瑟缩的声线,再比如,除了领头人的两个人,后面隐藏在夜色下的皆是全然陌生面孔……

就是这一点点的疏漏,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小队的第三个人在经过守夜人身边时,有风吹过,焰火晃动,照亮了他半边侧脸,平正干净,没有丝毫锋芒。

就是这样的男子,在守夜人忽变的神情下,匕首猝不及防地从袖中滑落,在对方脖颈抹过,片刻,有血蜿蜒而出,守夜人软软倒下,被迅速拖走,放置在墙角隐蔽处,后面几人也消无声息地解决了其他负责警戒的人。

之后,小队数人有序散开,按先前了解到的信息,分门别户地去清理村里其他人。

临走前,有人转头盯着原属于马匪,后来当了带路党的两个人,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你们两个在这儿等着。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逃跑,不过,后果我就不能保证了,你们也知道,我们分成了好几支小队,他们可都是见过你俩的。”

两个马匪顿时点头如捣蒜,忙不迭地缩在墙角,乖乖等着他们回来。

破晓时分,一切尘埃落定。

有人腾出手来,将两个缩在屋檐下的鹌鹑捆去柴房,其他人则寻了间大些的院落在修整。

“这次可算轮到我们营出来试试这刀锋有多利了!”

“谁说不是呢?张老五自打上次从索谷回去后,一个劲儿的说新式兵器有多好用,显摆个什么劲,这次任务不就轮到咱们营了。”

“那是。而且他们营上次出来只是剿匪,咱们的任务可比他们重要多了。”

“嗯。据说,消息不保真,咱们这次对车师动手,主要还是为了牵制匈奴。”

“真的假的?那不就是说,咱们有机会跟匈奴人干上了!”

几个士卒闲聊的氛围陡然一变,语气中透着一股跃跃欲试的锋芒。

但有人整理着袖口走进院落,打断了这股气氛。

“别扯了,都抓紧时间歇会儿,等赵校尉那边的信号传来,还有得忙。赶了这么久了路,都不累是吧。”

“遵命,什长!”

几个小兵行了个礼,打算就此散了,后边还有更重的任务在等着他们,而且这次他们连夜赶路,也确实没怎么休息过。

“巡逻换班按老规矩来,北边的动静多注意着。”说完,齐峥,也就是负责这支小队的什长,语气一缓,道:“出来了就多上点心,想吹了等回营里,保住自己这条小命,还怕没机会打匈奴人?”

他语气中的叮嘱其他人也都听出来了,当下院中的紧张的氛围缓和不少,士兵心里对此行的警惕却拉高了。

……

之后的一半天里,还有十余所由马匪构成的村子遭受了同样的打击,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由车师前王国的官匪组成,换而言之,这些村落,包括其间的马匪,都是为车师前王国效命的,他们作为王国的耳目遍布四周,既为国家和自己掠夺财物,也作为王城的一道防线存在着。

而如今,这些耳目都被堵死了。

这,就是赵平山的第二步。

车师前王国也正是他们此行的目的所在。

百余年前,由于内乱,车师一分为二,分为前后王国,亦称为车师前后部,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二者皆是匈奴的好狗腿。

诚然匈奴铁骑势不可挡,西域诸国看似总是在大周和匈奴之间摇摆不定,首尾两端,其实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匈奴,但在诸国中,最显眼也最可恨的莫过于车师,不是因为其坚定地抱住了匈奴的大腿,而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车师地处交通要冲,更是匈奴进入西域的门户,若是大周要进攻匈奴,从西部支援打配合,则最好的点就是车师。按理说照这般,车师是个无论如何都应该拿下的地方,为何这么多年它依旧挺立呢?

一方面是匈奴会带兵支援,另一方面,这个地方更靠近匈奴,离大周比较远,打赢了不好驻守,可谓是孤悬在外,可是不打吧,它总恶心你,一边劫掠大周的商人和使者,一边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