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1 / 2)

卫蓁正在屋里看绿荷翻看糖铺账目,说来绕口,其实就是今日糖铺开张,生意兴隆,王苼将店内账目整理完毕后送至侯府供卫蓁检查,可卫蓁对账簿向来苦手,索性就推给了绿荷,反正缘古阁的账目也一直都是她在看的。

今日卫蓁没出门,即便如此,糖铺前的“盛况”她已经听说了,据说最后把守城的士兵都给引来了,方才作罢。这还是她限购之后的场面,要是敞开了让人购买,怕不是糖铺的大门都要被挤破。

想着想着,卫蓁捧起冰饮浅啜,眼神发直地望着地面。

燕景云进屋时,见到正是这副场景,瞬间就将桌上的账簿与今日城中发生的闹剧联系了起来。

“你的糖铺果真热闹,两个值的守卫都制不住店门外的人。”

卫蓁循声望去,一时拿不准他是在打趣她还是对于惊动城中卫兵的不悦,干脆将话题岔开:“不提那些,该用膳了,今日加了新菜色。”

见状,绿荷及时起身,将账簿拾入怀中,往小厨房去了。

对于燕景云的到来,卫蓁并不惊讶。

大概半个月前,她去年酿的酱油成了,当即就盛出来让人用在了当晚的菜色上,大概是酱油在加热的过程中香气挥发过于强烈的缘故,总之,菜还没盛出来,燕景云就突然来了,那晚,两人是一起用晚膳的。

之后,几乎每到晚膳的点儿,燕景云就会准时过来,即使偶尔在外处理公务未能准时回来,也会派人给卫蓁捎个口信。

卫蓁只当酱油烧出的菜色合他胃口,遂让人装了些给大厨房送去,可明明大厨房的师傅也会用酱油烧制新菜色了,他还是每晚都会过来,慢慢地,她好像也习惯了两人一起用晚膳。

自从酱油酿成后,从红烧鱼、红烧肘子一直到红烧羊排,各种红烧口的菜色不绝,浓油赤酱的菜吃多了只觉腻味,所以今日换了一道口轻的豆腐福袋。

菜色陆续上桌,豆腐福袋也在其中,炸地金黄的豆腐泡将肉糜牢牢锁在内里,上用青色的笋丝系住封口。一口咬下,酥脆的外壳发出松响,紧接着,汁水流过齿列,肉香与豆腐本身的清香顿时溢了满口。

对于这道新菜色,两人都很满意。

用罢晚膳,桌子上换上了蜜水,屋内只有他们两人,燕景云将信取出递给卫蓁。

卫蓁接过,打开一看,素白的信纸上写着一首小词,对于古词,让她逐字逐句翻译她不行,但大抵能读懂词的大意。

这首词中描写是早春时节山上的风光景物。

她一时不解,不懂燕景云为何突然让她看这首词,难不成是他写的,到她跟前显摆文采来了?看不出他还有这爱好啊。

大词人镇北侯?

“写得不错?”卫蓁试探性地夸道。

燕景云一怔,然后反应过来,她压根没看懂纸上的讯息。

“你用拆字法去读。”

拆字法卫蓁知道,是用于传递机密信息的一种隐藏方式,通过对字的笔画进行拆分,进而组合成新的内容。

她知道是知道,但是不会用啊。对着纸上的字东拆西拆,寥寥数十字在她眼里已经成支离破碎的状态了,然而就是拼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没过多久,卫蓁一把将信纸按在桌上:“我拼不出,你直接告诉我吧。”

燕景云本意是让她亲自确认纸上信息才将信带来的,不过,她既然说了,他也并不勉强。

“也罢,我直接说与你听。”

“纸上有三个消息。其一,月前,皇帝在行宫游玩时不幸落马摔伤。”

卫蓁的第一反应是:“摔伤?意外还是人为?又或者是假装的?”

她的一连三问让燕景云不知道她的脑袋瓜里都在想些什么东西。

“你怎么会觉得皇帝是装的?”

“以受伤的名义,召你回京,把你软禁起来啊,这样,西北的军权不就尽在他囊中了。”

虽然很高兴卫蓁是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的,但对于她的猜测,燕景云真是一言难尽。

“你不如猜,他是要以侍疾的名义把你召回,然后对西北动兵来得可能性更大。”

“真的吗?”

卫蓁信也不信,不信是因为她知道,众多皇子皇女中,皇帝唯独对太子有些微温情,如果真的要动手根本就不可能考虑她的安危,提前召她回京,这不是打草惊蛇吗。信则是因为她知道皇帝太想收拢兵权了。

可皇帝若是和燕景云打起来,那不就走上原书的老路,接下来就是原书男主趁势而起,坐收渔翁之利,屠尽皇室血脉……那她来西北这么久,到底忙了个什么?

卫蓁不由眉心紧蹙。

好在燕景云及时说道:“当然不是。即使我走了,但景行会留在西北,一旦我在京出事,边军暴动,匈奴会趁虚而入。皇帝虽然专权,但不会在敌我上面拎不清,这也是他能一直容忍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