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1 / 2)

卫蓁能感觉到他的目光依然落在自己身上,故而她只专注地盯着桌案,像是在对上面摆着的香炉说话。

“既然你好多了,我们去吃饭吧。”

燕景云应了,卫蓁就拉着他往出走。

他任由卫蓁扯着他的衣袖,他就在后面悠悠地跟着她的脚步走,听她说今日的菜色如何,如同每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

平和,自在。

……

直到用晚膳时,她对他的担忧泄露少许。

燕景云向来不嗜酒,卫蓁也是个不爱酒的性子,以往两人一起用膳时,用来佐餐的多以果汁或几乎不含酒精的果浆酒为主。

可今晚,卫蓁主动问他:“要来点酒吗?”

这是要让他借酒消愁啊……

燕景云看破不说破,只笑:“平白无故地,阿鸾可别浪费我那点好酒了。”

卫蓁不忿:“说什么浪费,还不是用我的方子酿的!”

别以为她不知道,大婚当晚,她给了他两张酒方,后来,府里酒库纯度高的酒都是根据那两张酒方酿造而成的,不过数量确实不多就是了。

燕景云顺从地改口:“阿鸾的酒就更不能浪费了。”

眼看他还有心与她扯些有的没的,在祠堂中笼罩着他的些许阴翳也消弭无踪,卫蓁估计他的心情确实好了许多,就没再提要酒的事。

用罢晚膳,在屋内的溶溶暖光下,两人对坐饮着杯中蜜水。

期间,卫蓁几次抬头望向燕景云,每每话到嘴边,又总觉得破坏气氛。

“想说什么直说就是。”

最终还是燕景云主动开了口。

于是,卫蓁问他:“你不会应召回京的,对吧?”

卫蓁问得不是“你会不会”,而是已经提前预设好了一个答案,仿佛,这个答案也是她想要的。

但燕景云的回答并不如她所想。

“不,我会应召。”

卫蓁眉心轻蹙:“你回京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我不相信你想不到。”她的话语中流出一丝焦急。

燕景云为她解释:“眼下的情形,选择无非两种,要么回,要么反。”

他不会反,所以他一定会应召。

卫蓁沉默了一会儿,简直要被他这坦然受死的态度气笑了,忍不住刺他:“那你还回京做什么,不如当着宣旨官的面直接引颈就戮,倒省去了奔波,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

燕景云笑:“谁说我回去就一定要乖乖受死……明日我便领着六千轻骑,兵临皇城,扶太子上位又当如何。”

“真的假的?”卫蓁一惊,抬眼向他看去,只见他晃着瓷杯,一派悠闲的样子,显然已是成竹在胸。

进而她朝门外望了眼,虽然门未关,可婢女护卫都离得远,估计什么都听不见。但她还是凑近他,压低声音小声问道:“六千人是不是不太够,京城守卫就有五万人,宫内还有皇帝的亲兵。”

“……”

燕景云仿佛体会到了上次卫蓁的感觉。

他当然不会那么做,且不说皇帝还在,扶太子上位也算谋反,只说六千人就想围攻皇城,兵神在世也没有这等操作。

不是迫不得已,没人愿意以少打多。

他就是看她太紧张了,说来逗她玩的,结果被她当真了。

燕景云唇角翘起,无奈失笑:“逗你的。其实我打算借回京引蛇出洞,待匈奴人出兵西北后,然后率六千轻骑直取龙城。”

龙城是匈奴单于庭所在,燕景云言下之意是他要带着六千人攻破匈奴。

然而这次卫蓁不上当:“又是逗我的吧。你不愿意说就算了。”

她倒也不是非得弄明白燕景云想要做什么,只要知道他有后招即可。

燕景云笑而不语,全当默认了她的话。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离开?”

“明早点兵,午后就走。”

简短的对话过后,沉默再度蔓延开来。

卫蓁盯着烛火出神,久久,心中的想法逐渐定下。

“既如此,我有一物要对你说……”

燕景云与她对视,发现她的眼神极为认真,让他一下回到了两人初次在书房长谈的情景。

他立时敛了神色,放下瓷杯起身,“去书房说。”

两人来到书房,书架的一角收着这两日送来的圣旨,卫蓁并没有注意到,被明黄色绫锦压住一角的信函,那是昨日随某道圣旨一齐送来的,它同样出自宫中,只不过,官员将其塞到燕景云手里的动作极为隐秘。

坐定后,卫蓁缓缓开口,为燕景云描述了一幕幕时下人们难以想象的宏大场景……

当晚,两人长谈到深夜,中途,燕景云还派人请了军中的某人过来。

三人的对话持续了很久……

天光破晓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