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堂其中有稚子(1 / 2)

说书漫消新岁月 懿只 1675 字 10个月前

上山以来的好心情都被影响了,归石双眼一眯,下意识翻转手腕,阴恻恻地笑了笑:“你说什么?”

枚琛恐会横生事端,迅速截在面前为其解围:“对不住,我们等着谒见山长,所以才心焦了,天色将要入夜,总得找个留宿的所在。”

冯赆异常冷漠寡言,当他们不存在一般,什么话也没有吐露。

山风飕飕地将他们的鬓发、身上的衣带都吹得飞扬起来。

归石气得双目四顾,到处搜寻新的道路,睢竹和枚琛对视了一眼,尴尬归尴尬,却不曾惊动了这阵宁静。

黄金台上突然传来喀嚓一响,冯赆瞧着手中的金屑,面容松动了一些:“断金,讨了个吉兆呢。”

他的心情变得很好,双腿在台基上轻巧地晃动着,终于抬起头来,眼神叵测把他们三人巡了一周,那一瞬他脸上甚至闪了一下光——

“莫要嫌我话说得难听,你们上山前,不知道有句诌诗叫踏雪上宝楼吗?正路是白色的,通往书院大门的,你们对着颜色都找不着正路,可不是蠢吗?你们定是贪近走了条小路,才会到我这的后山来。蠢材来到夷吾山,只能被人踩在脚下。我也是为你们着想。”

这小孩颜面换易极快,口舌间锋芒逼人。归石刚要大骂,枚琛忙又扯住他。

睢竹的脾气倒是好到离谱:“可是,我们走的那条小路就是白色的啊。”

冯赆立即一噎。

睢竹转身瞻顾,发现他们踱来的这条小路,离这里很远起就被杂草严封掩蔽住了,在这距离上看不到白色小路的一鳞半爪。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不曾循着这条小路下过山吗?”

冯赆一直不停地翻弄那块金屑,闻言哼了一声,对此避而不谈:“算了,我带你们去见山长吧。”

他对书院相当熟悉,很快引着三人通过勾连的石栈来了另一面,到瀑布的水声为他们所闻及时,方始知道山中别有洞天。

一条穿云瀑布直挂在岩壁上,水声远远地飘荡而来,把人间一切喧嚷都盖过去了,满耳只剩下它那冲撞的激浪、摄人的气势。旁边一座阑槛玲珑的亭榭,全为一种白色薄薄烟雾笼罩着,左右装饰一副对联,大书着八个墨字:“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冯赆遥指着那一半架于岸边、一半伸进水中的亭榭:“你们自己过去吧,师尊不讲课的时候,都会在那里。”

话毕,径自飘飘离去。

瀑水冲泻到底下,不断迸溅着水花,又阵阵沸扬起来,那些飘渺的白色烟雾就是这么化现出来的。

三个人依言踏上亭榭的台阶,只见一位老者背对着他们危坐在篾席上——单看体形,很难下决断说是“老者”——他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泰半是乌黑的,脊背也仍挺立笔直,有如风流贤达一般。

昔年公羊舆轲的后人,今日夷吾书院的山长,名伯鹜,字三重,是天下极负盛名的鸿儒,真论起来,半座朝堂都要对其执弟子礼。基于此,睢竹归石枚琛才会潜意识认为,这位公羊山长应当是个年知天命的老者。

棋盘上,黑色彻底吞噬了白色,公羊山长如释重负地扬一下衣袖,恰巧瞥到了三个人的影迹——他确长了一张老人面庞,眼皮儿无力耷拉,脸上的褶纹深刻且密集,乍看去,反而觉得年岁模糊难测。

睢竹、归石与枚琛一同恭敬作揖。

公羊伯骛忙起身来,步下亭榭,将三个少年同时虚扶请起,他一早就收到了三人家中长辈寄来的书信,此刻见他们仨的品貌都是第一流的,精神为之一振,呵呵地两声,只道:“果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劳烦山长久候,我们不慎迷了道途,若非得遇他人指点,只怕还要来得更迟了。”

“无妨,无妨。”山长下颏留着髯须,末端修尖,静如倒悬之山,经手一捋,又成分流之百川,衬得一张笑脸极为慈悯,合乎一山之长的身份,“既上了我夷吾山,便同其他孩子一样,称呼我为师尊吧。”

一轮寒暄后,睢竹主动向公羊伯鹜问起那个独自待在台上的孩子。

公羊伯鹜拈着自己的髯须,迟疑地想了一会儿。

“噢噢,是冯赆给你们带的路啊。”他像是在叹息,“冯赆是一个天资敏叡的孩子,他那一份禀赋也是罕有的,无论什么书一读便会,而且见解比别人高出一大截。可惜,可惜,他的脾气太古怪了,做出一些事情来,总是那么忤逆乖戾,不近人情,与师兄们相处得也很糟糕,只有他会经常一个人待在后山……”

少年们心中荡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声,但当时,他们看冯赆不过是个难合群的孩子,问了一问,很快便撂之脑后,各自遵从师尊安排,分头去往东院、南院、西院就学了。

三月初的时候,晨会在万山怀抱里举行。

四院学子都聚集起来,一个个席地而坐,肃穆地屏气敛息,四围里绿草如茵,沉檀的气息犹在飘渺。

公羊山长矗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