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1 / 3)

话说自敬斋请来杨磊母亲秦氏后,杨磊才终悔悟,同其他杨氏子弟,同去祠堂读书识字。秦氏在杨府住了一年多,便也去世了,杨磊悲痛欲绝,跪在秦氏灵前久久不愿起来。待秦氏下葬后,杨磊为其服孝三年,也算得浪子回头金不换,秦氏的离去,也算对得起杨氏列祖列宗了。

嘉靖十二年春,吉囊兵犯延绥,明军有备,于是吉囊便转头攻打亦不剌、卜儿孩二部落,随后进入永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杨青听闻,上书请求前往永宁,嘉靖不许。同年十月初六日,大同兵变。土默特小王子屯兵大同塞外,大同总兵李瑾督促役卒挖浚濠沟甚为严酷,役卒王福胜、王保等数十人遂杀李瑾。世宗命总制□□清率兵征讨,于阳和捕杀叛军数人,并逮获叛军首领王保等。至夜,叛军杀千户张钦,将关押在狱的参将□□、指挥马升、杨麟放出,推为帅,迎战官军,并潜出塞外,诱外寇为助。刘清源昼夜攻城御寇,死者相籍。世宗以刘清源扩大事态,遂夺其职,以张瓒代总制。时郎中詹荣督饷大同,察知马升、杨麟并无反志,于是令马、杨擒斩其首领□□以献,许免其死。张瓒到大同,其兵乱已平,遂鼓吹入城,大集文武将吏,置酒庆功,并赏有功者而还。十二月,吉囊又犯镇远,杨青请求前往镇压,嘉靖又不许,继而派遣总兵王效、副总兵梁镇前往镇压,王校、梁镇亦不辱使命,大败吉囊,当场将其斩杀。从此杨青便不再想建立多大战功的事情。

嘉靖十三年初,杨青思念黄萍心切,想告价前往,但嘉靖不许,于是只有寄情于南飞之雁。其实自从杨青离开新都后,黄萍又何况不是如此呢?一封家书,常常辗转一个月之久才能收到,往返便花费两个月,因此常常数月得不到对方任何音讯。加上家事劳顿,黄萍竟然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死去!

敬斋听说黄萍病重,随即请来郎中观诊,只见黄萍脸色蜡黄,高热不退,已然意识不清了。郎中诊治以后,认为此是‘瘟皇’,于是对敬斋说道:“倘若肝上没有长瘤子,尚且有治愈之法。你且唤个丫鬟前去按压夫人左下腹,一探有无硬异感,二则问夫人是否按压时是否有明显的疼痛感。”

敬斋闻言,忙唤来黄萍随身丫鬟,一番试探,并未发现此症状,众人才舒了一口气。于是郎中开了一剂养肝清毒之药,又令人时刻放冰冷毛巾放置在黄萍额头,以防止病人高热不退。众人皆遵从,郎中亦在众人千恩万谢中退了出来。敬斋又安排好黄萍的事,方才放下心来,只留得一丫头在身侧照顾。

话说自黄萍病后,只觉浑身无力,意识不清,她几乎认为自己将要死去。此时她竟无比想念杨青,嘴中亦不停叨念着杨青,敬斋虽第一时间便给杨青写了信,但不能让黄萍放下心来。又过了五日,黄萍在丫鬟照料下,竟也慢慢清醒,能开始食得一些汤水粥食。稍稍能坐起来,黄萍便愁绪万千,心想:“倘若有一日我去了,徽平哥哥却不在身边,他若得知,定然万分悲伤。”稍能行走,黄萍便整理起杨青从前给她递的家书,又将其中杨青写的诗文誊抄整理,时时品读。读到《宿金沙江》(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时,竟不禁落下泪来,只是在心中想道:“徽平哥哥孤身前往,定是十分凄凉,可我却累于家事,不能同往。”随即提笔写到: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朝花柳妄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日归日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随后黄萍属下《寄夫》一题,装进递给杨青的家书内。此时黄萍亦十分无奈,嘉靖不让杨青作出太大的功劳,这意味着嘉靖还未原谅杨青,那么他回来的机会就非常渺茫。

杨青读到此诗,亦十分内疚,当即作了《黄莺儿》九首。

调养一月有余,黄萍病愈,后一心教导子侄。嘉靖十四年,杨志仁会试第三十七名,随即受命前往殿试。随后在殿试中,又得第三甲第二十三名,嘉靖殿前召见众学子。

起初张璁并未关注杨志仁这个人,一是因为他在朝中并无依靠,二是此刻朝中财政吃紧,许多批了红的账簿递来,他依旧焦头烂额,始终算不过来这笔账。其实张璁倒并未贪腐,他本人也极为厌恶贪腐之人。当时嘉靖已开始信奉道教,捐建道观所支巨大,而时任礼部尚书严嵩,又十分迎合嘉靖的喜好,愈发用功研究起‘青词’来。凡遇祭典,严嵩定一丝不苟,所祭典用度之物,皆为上品,花销之巨大,令户部亦十分头疼,多次劝谏无果,只能把问题抛给内阁。此时内阁以张璁为首,张孚敬、李时、方献夫、翟銮等为辅,其中李时、方献夫二人是张璁的拥护者,而张孚敬、翟銮则认为张璁年轻,资历尚浅,多多少少有些看不起他,所以大多时候只做本分之事,双方亦不时暗自争斗。这也让张璁有些力不从心,多次向嘉靖提出请辞,但嘉靖都没有允许。

待嘉靖召见学子之日,是由严嵩主持,张璁等一众内阁大臣助阵,举行了祭天大典。杨志仁早已听说过严嵩的名头,认为严嵩也仅会写写青词,待严嵩在上大声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