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都有一“病”傍身,手机依赖症、恋爱恐惧症、吸猫成瘾症、社交恐惧症、晚睡强迫症……自此,我们进入到“全民有病”时代。不过,真要追根溯源说起“有病”的历史,那就不得不提到“有病”界大佬--皇帝。

“皇帝”其实是“皇”和“帝”的合称,最初为两个称号。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为显自己独一无二的至高身份,将两字结合起来,也就有了“皇帝”这个称呼。从此以后,皇帝成了中国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词。

皇帝,中国历史最不可或缺和重要的人物,他们是历史的缔造者,是一个朝代的象征,也是最容易爆发病症的人群。

可以这样说,皇帝其实是一个高危行业。这样说也是有依据的,将偏安的小皇帝计算在内,中国

历史上差不多有600多位皇帝,其中44%非自然死亡。平均寿命不到40岁,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了10年。

近一半的皇帝患有各种精神疾病或是有一些怪癖,比如有英雄主义幻想的朱厚照,不想着当皇帝,总是想着上战场厮杀成为受万人敬仰的英雄;比如患有孤独症的杨广,虽然一生功绩无数,怎奈高处不胜寒,无敌太寂寞;比如有被害妄想症的朱元璋,为了维护统治,说好一辈子一起走的兄弟全被他团灭了……

要说起皇帝为什么容易患“病”,还得从以下三点说起:

一、家族遗传

家族遗传在皇帝病史中占有很大一个因素,足以显现出基因的强大。当然,家族遗传包括病理变化的器质性疾病,以及与精神因素相关的功能性疾病。拿历史上也曾辉煌过的宋朝来说,脑血管疾病是他们

在生理上挥之不去的痛。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与神宗,对基因的遗传性进行了完美的阐释,这一连四代都是脑血管疾病患者。不仅如此,就连南宋高宗晚年也患有脑血管疾病,就算隔了那么多代,依旧没能改善这强大的“有病”基因。

除了生理上的遗传病,作为王者的宋家人在精神疾病上的继承也是非常出色的。自从雍熙北伐失败之后,两宋的各位皇帝很有默契地患上了名为恐辽、恐夏、恐金、恐**的恐惧症,而这一代不落的恐惧症便是从最初赵匡义那里遗传下来的。由此可见,一个皇帝“有病”,一个朝代受影响。

二、生活方式

明人朱国祯说:“疾病多起于酒色,而帝王为尤甚。”作为一代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享受着最优渥的物质条件,在酒色面前,意志稍微弱一点,便很

难拿把持住了。比如说因为酗酒过量最后饿死的高洋;李光宗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嗜酒如命的“美名”众人皆知;派人一送就送一车美女来的好色之王汉废帝……这些都是因为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最终成为欲望奴隶的君王。而一个被欲望所支配的人,自然是不能以正常人看待了。

黄宗羲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对,“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视为当然。”也显示出封建专制的非人性。

三、国家体制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享受着最大的权力的同时,也承担着最大的压力。

为了让利益永久化,让自己能够更安稳地坐在帝王的位置上,皇帝也是很苦恼的。他们殚精极虑、绞尽脑汁,想着发展、完善制度,让人民的幸福感提升,让

自己名垂青史……而仅以一人之力来管理如此大的一个国家,是需要非常大的精神力的。除了那些开国皇帝,是仅凭个人实力打下天下的之外,绝大部分皇帝都是“生于深宫中,长于妇人之手”,弱小的精神力与他们所需的力量是不对等的,这也就导致了“有病”的发生。

不管是名垂万史的英主,还是受遗传病影响的“弱”主,这些人一旦坐上了龙椅,便是万人敬仰、手握生杀大权的最高阶级统治者。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是我们了解中国封建历史最关键的一部分。

本书则挑选了历史上最有特点的18个皇帝进行介绍,区别于其他一本正经、沉重的历史书,将以幽默诙谐、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解读,让读者用轻松的方式了解最鲜活、最真实、最不为人知的皇帝“有病”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