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忌变态刘义隆(1 / 1)

文章开头辛弃疾的《永遇乐》里,除了提到刘裕,还提及了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在位时,年号是“元嘉”。他小名叫车儿,长大了没有其它爱好,就爱开着刘宋大车,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

刘义隆在位30年,GDP翻了几翻,人民生活水平上了新台阶,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

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照当时的状态,刘义隆完全可以维持自己的一世英名,坚持到退休。

但是他有野心啊!

这野心诱惑着、催促着他去北伐,但是他却找了些白面书生做统帅,结果可想而知:三度出师,皆无功而返。特别是公元450年的北伐,魏帝一看:“嘿,刘义隆!你这人,我不惹你你肿么总来骚扰我,烦死了。”然后魏帝亲率60万大军回击,****打到长江边的瓜步,威胁建

康,刘义隆差点亡国了。

本想学霍去病,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哪知由于草率从事,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的下场。

北伐惨败后不满3年,刘义隆死了。

死得有点冤。

刘义隆是个疑心病严重到变态的人,本来元嘉朝文有谢灵运、刘义庆、鲍照、陶渊明,武有檀道济、沈庆之、宗悫(乘风破浪那位)。或下笔如神,或横槊跃马,但刘义隆却好猜忌,视兄弟如豺狼,视大臣如仇敌。登基之后,对拥护他的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毫无情义,统统杀光。

后来又杀名将檀道济、彭城王刘义康(这位还是刘义隆女婿)等,大失人心。

当时,刘义隆因事骂了太子(大儿子)和二儿子一场,太子气消不下去,找女巫刻了一尊刘义隆的玉石雕像,埋入宫中含章殿前,诅咒刘义隆早死。刘义隆知道了,心想这种逆子留着有什么用?便打算废掉太子,但他自己是个大嘴巴,跟自己的小老婆潘淑妃透露了风声。

潘淑妃也是个大嘴巴,藏不住秘密,把这事跟亲生的二儿子说了。二儿子同太子是好兄弟,就将此事告诉大哥:“哥,爹要

杀你,您先避避?”

太子一听,老爹要废我,那我避什么啊?先下手为强,一句话就是干!

太子把刘义隆杀了。(据说刘义隆举着椅子反抗,五指皆被砍下,挺惨的。)

“及其末路,狐疑不决,卒成子祸”。

太子成为刘宋第三任***。

弑父,天理难容!

太子的弟弟,刘义隆的另外一个儿子刘骏一看好机会,打着为父亲报仇的旗号起兵,又把太子和二哥都灭了。

3个月,太子的屁股在皇位上还没坐热呢,就被刘骏抢去了。

刘骏:“大哥,谁叫你众叛亲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