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萧纲(2 / 2)

则大怒而出。”

萧绎不理睬徐昭佩,却也不休她,这一冷暴力的举措导致徐昭佩开始疯狂作死。

徐昭佩出轨了,先是和一个叫智远的和尚(没办法那时的和尚太多)私通,没多久,徐昭佩认识了暨季江。暨季江是萧绎的朝臣,出了名的美男子。徐昭佩当时年纪挺大了,但看到美男仍奋勇上前,事后季江叹气道:“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这便是成语“徐娘半老”的由来。(所以以后千万别用“徐娘半老”夸人,是会被骂的!)

萧绎选择了无视。

见萧绎不配合自己的表演,徐昭佩似乎很生气,更加猖狂起来。她听闺蜜说贺徽长得好看,既英俊又潇洒,就用“白角枕”写了一首情诗

向贺徽求爱。贺徽居然被打动,两人开始情诗往来。

萧绎的选择是夸奖萧方(他和徐昭佩的儿子)。

这已经不知道跑偏到哪儿的操作。

徐昭佩一听,哭了,哭得很凶。

萧绎再也忍不住,把这些年戴的原谅色帽子都抖落出来,还张榜公布。

天下皆知。

太劲爆了!吃瓜群众差点被西瓜呛死。

就在这时候,萧绎的爱姬王氏生子后去世,他怀疑是徐昭佩下的毒手,便逼着徐昭佩自尽。徐昭佩一口应允,投井而死。死后萧绎命人将她的尸体捞出来,算作休妻,还给徐家,被草草埋葬于江陵的瓦宫寺旁。

“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杀。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

这剧情还没完结呐!

后来,萧绎写了篇文,《**秋思赋》。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对此伤情。

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秋风劲吹秋叶漫天飞,春花落了只留下那满天余辉。美丽的春天虽然迟迟不肯到来,但它好歹还有再来的时候,远行在外的情人啊,为什么始终看不见你归来的踪影!

通篇读完,寻不到丝毫讽刺

之意,竟道出一个女子独立庭中,孑孓十年的闺怨和忧伤。

很迷。

已经不知道萧绎这是个什么操作。

(萧绎后来把对徐昭佩的恨都撒到儿子们身上,然后晚年失去了5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不过萧绎这篇赋确实写得精彩绝伦,也因为文采流传千古。

除此之外,他的《采莲赋》也写得极好。

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缣。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一颗少女心真是太棒了!!

萧绎:“应该的、应该的,毕竟朕文学素养深厚,因从小热爱读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句大实话,没骗人。

萧绎的确从小爱读书。没瞎前还是个大帅哥,5岁就能背《曲礼》,还在大人面前秀了一番。

世祖聪悟俊朗,天才英发。年五岁,高祖问:“汝读何书?”对曰:“能诵《曲礼》。”高祖曰:“汝试言之。”即诵上篇,左右莫不惊叹。初生患眼,高祖自下意治之,遂盲一目,弥加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