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自萌的唐朝恋物大佬奇葩王者008号&009号(2 / 2)

行留下,同李隆基分道扬镳。

李亨后来到了灵武,就是现在宁夏银川底下的一个县。李亨在这即位称帝,遥尊李隆基做太上皇。

李隆基:“强行退休,有这种儿子朕无话可说!”

李亨便成了唐朝第一位没有在长安城登基的皇帝。

他的继位,也是大唐盛衰的分水岭,从此就由盛走衰咯。

李亨这人,虽然做过兵马大元帅,但打仗是不行的,他打仗全靠“郭”和“李”。

“郭”是郭子仪,“李”是李光弼。

后来靠这两人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

李亨回长安后,没做几

年皇帝就病危了。李隆基做太上皇无聊,动不动就给百姓扔糖,李亨只好给老爹一个处分。他临死前老婆张良娣还闹政变,全家没一个省心的。

李亨死后,儿子李豫继位。这位要说能力还可以,做广平王时就得到过肯定,“广平王真华、夷之主!”

但这位也有一堆奇葩事,郭、李打仗,这位要把功劳都算到自己头上。干不过哪位大臣,就私底下找人把大臣刺杀。老婆沈珍珠在安史之乱时流落民间,丢了两次,第一次找回来了,第二次找不着了,于是几十年后位空悬,给影视剧提供了一大好题材。

女儿升平公主和女婿吵架,女婿打了女儿一巴掌,他居然站女婿这边,女儿找谁说理去?这事给影视剧再次提供了题材--打金枝。

李亨的老子和儿子都比他出名,关键原因应该是他做皇帝时间太短,夹在中间,又不出彩--因为他着实算不上一位有才能的皇帝。李亨的才能,大概全用在了象棋上。

恋棋成痴。

他小时候就喜欢下棋,这是李亨唯一的业余爱好。而且他下棋是有特色的,专喜欢走马(我们知道,车随便走,象走田,马走日,卒子过河,李亨就只“马走日”)。

什么原因没人知道。

“闷来时,取过象棋来下,要学作做士与象,得力当家。小卒儿向前行,休说回头话。须学车行直,莫似马行斜。若有他人阻隔了我恩情也,我就炮儿般一会子打。”

到后来安史之乱,李亨做兵马大元帅,带的却是象棋兵马。逃难了,连李隆基都饿得向沿路百姓讨饭,李亨还只记得下棋。

李亨和张良娣逃难,每天还要下棋,堆积如山的军情战报就放在旁边,他看都不看一眼,沉迷象棋游戏。大臣们急得像热

锅上的蚂蚁,进言劝道﹕“陛下,您别下棋了!如果不悬崖勒马﹐有重蹈‘马嵬坡事件’的危险啊!”

李亨沉迷下棋,仿佛没有听见。

当然,他怕臣子们天天劝他别下棋,还是做出了行动的--那就是掩人耳目,将“金铜成形”的棋子换成“干树鸡”雕成的木制棋子﹐这样﹐旁人就听不到他们下棋掷子时发出的声音了。

很好,陛下我很“看好”你!

谁让你把智慧都花到这上面啊!!

李亨死后,刚刚好过了100年,不多不少,李儇降生了。

这是第二位恋物癖祖宗。

他爱骑马、斗鸡,还有蹴鞠。

只愿生做国足,却偏偏做了皇帝。

李儇一踢上球,就至少要踢两到三个时辰,不吃饭,不歇息,不睡觉,体力贼好。身边太监宫女都跟着他强制磨炼体能,累死急死。

当然,时间都花在踢球上,朝政自然没时间处理。李儇将朝政都交给一名叫田令孜的太监,喊他“阿父”,自己踢球,太监治国。

李儇对自己的球技非常自负,曾向优伶(那时候对演员的称呼)石野猪吹嘘:“如果高考考足球,朕肯定可以中个状元。”要是那会儿有世界杯,只怕李儇要吹自己决赛帽子戏法,胜过C罗、梅西等世界足球先生。

石野猪一笑,道:“如果是遇到尧、舜这样的贤君做主考官的话,只怕陛下会被责备而落选呢!”

李儇接不了话,只好笑得尴尬却不失礼貌。

恋物癖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给全世界安利,并且认为同好才是自己人。

李儇就是这样,李儇选任官员,不看才能,而是看你球踢得怎么样。他还勒令地方官员举荐球技高超的青年入宫陪练,不少人因为擅长踢球被封了大官,在朝廷内担任重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