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 2)

朱翊钧继位,然后病逝在乾清宫。

翊钧,又一枚明史上的大奇葩!

也就是著名的万历帝,万历年间是明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明朝后半期的皇帝,大多数都有一个特点,曾经是好少年,但一成年后就仿佛完全变了个人,坏毛病都出来了。

朱翊钧就是这样,他很小的时候就登基了,母后朴素且明事理,将小皇帝全权交给老师张居正,督导朱翊钧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不许他偷懒。朱翊钧只要不读书,就让许多人一起跪着求他读。每天早上五更时分,换算成现代时间就是3-5点,就让人强制叫起朱翊钧去学习。

“太后教帝颇严。帝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每御讲筵入,尝令效讲臣进讲于前。遇朝期,五更至帝寝所,呼曰‘帝起’,敕左右掖帝坐,取水为盥面,挚之登辇以出。”

朱翊钧很聪明,道理都是一点就通,他十岁当皇帝,少年时勤奋认真又乖,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大家都以为会一直“万历中兴”,哪知道他一成年,就完全变了。

人被长期长久压抑,一旦松开束缚,往往会走向完全相反的极端。许多管教严格的中学,应试教育下重压出的尖子生,一旦考入重点大学,立刻开始贪玩、逃课、挂科。朱翊钧同这些尖子生是同类,只是早了几百年。

他首先抄了已经死了的老师张居正的家--谁叫那些年老师总板着脸,太严厉!(张居正也是冤,为国鞠躬尽瘁,连老父亲去世,都未回乡尽孝。死的第一天,朱翊钧才为他掇朝,赠上柱国,谥“文忠”。到第四天,就翻脸抄家,家属都被活活饿死,张居正自己也差点被开馆鞭尸)。

接着,他开始罢朝:“老子从小

被押着处理朝政批改奏折,没日没夜太辛苦了!老子不干了。”

朱翊钧30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小时候妈妈不是天天逼朱翊钧去上学么,早上3点就开始上课什么的,朱翊钧接着就报复学校了。诏毁天下书院,裁剪学生数量。不学习,只玩乐,他在民间大选嫔妃,一天就娶了“九嫔”,其中有一位郑贵妃他尤其喜爱。甚至情愿让她骂自己,搂着脖子骑到自己的头上。

可是大臣们都不喜欢郑贵妃,因为她嗜权如命,野心勃勃,诡计多端,还腐败堕落。明末三大宫中妖案都同她有关,搅得大明江山危在旦夕。而郑贵妃自己,却躲过一切灾难,善终了--可惜她儿子朱常洵,却下场凄惨。

朱常洵是朱翊钧最宠爱的儿子,甚至有过改立他做太子的冲动。朱翊钧为朱常洵办世纪婚礼,花了30万两银子。为朱常洵造王府,花了28万两银子。老子偏心,除了位子没办法给这个儿子,其它的票子房子,能给的全都给了。

朱常洵封福王,封地在洛阳。万历四十年,福王府就造好了,朱翊钧却说,明年春节再说。万历四十一年四月,已经过了春节,福王还在京城。群臣上奏,朱翊钧没办法,同郑贵妃一对老夫妻送儿子去封地,望着儿子越来越小的背影,在风中老泪纵横。

朱常洵在洛阳住下,待到数十年后,天地已然全变,李自成攻克洛阳,俘获朱常洵,把他杀了。杀了还不够,因为朱常洵重达三百六十多斤,李自成一看挺肥的,就把他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同梅花鹿一同烹煮,举行宴会赐给部下食用,名曰“福禄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