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闲谈(1 / 2)

监斩姜才子后,林遇回到太安宫中当差。

姜尚书没有动静,林遇知道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他深谙某位名人名言,一定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自然会少。

这日,他在司礼监一个小房间中,面见白圭。

这位阁臣一脸疲惫,抱拳道歉:“林大人,我听说你在江汇之事,除恶少决水患。朝廷有你这样的栋梁,真乃大夏之幸。”

林遇知道白圭认可自身的作为,所以才冒险相见。

他连连摆手:“分内事而已,白阁老,林某听说杨次辅外出理事了?”

白圭叹息一声,东阁的争斗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首辅不顾脸面将杨次辅调出京城,只为实行决堤治水计划。

好在林遇及时建造新大坝,才没有让这个灭绝人性的计划施行。

“是首辅的意思。”白圭搓搓脸感慨,“我刚入阁不久,人微言轻。首辅铁了心实施决堤之计,幸得林大人四月成堤,不过首辅那边,林大人可要注意了。”

林遇早就料到这件事,他不以为然:“本官在江汇见水患种种,凡治水赈.灾必以百姓为主。”

听到林遇振振有词,白圭面带喜色,他拱手敬佩。

“曾闻林大人在江汇

所言,以万民之心为心,恨不得浮一大白。”

“哈哈。”

林遇开怀大笑,白圭说到他心里去了。

“白阁老谬赞,本官所作所为皆为大夏之百姓,虽九死其犹未悔。”

“林大人心胸宽广。”

白圭话音一转,说到姜尚书身上。“林大人这次见我,是为姜尚书之事?”

“没错,我回京便听说姜尚书要入阁?他可是户部尚书,入阁便是次辅了。”

林遇目光炯炯,大夏东阁次辅只能有一个。

如果姜尚书强势上位,他未来在朝堂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白圭摸着胡子,笑着解释:“林大人不必担忧,江汇之事陛下恶了姜尚书,入阁之臣是需要陛下批准。”

林遇恍然大悟,东阁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一般情况下东阁阁臣推荐的人,皇帝会点头录用。

但姜尚书为姜才子辩解,有携恩威迫之意。

别管旁人怎么想,夏云一定不会让姜尚书入阁的。

想通这一点,林遇松了一口气。

他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如此林某便放心了,白阁老,这是我从江汇带的土特产。”林遇指着桌子上的盒子,“一点小东西,白阁老不嫌弃便拿走吧。”

圭面色微变,他是出了名的实诚君子,做官之后从不接受贿赂。

“林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可不是给你送钱。”林遇笑眯眯说,“你打开盒子看看。”

白圭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方砚台。

江汇县是大夏的一个港口,南来北往的商人汇聚。林遇在修坝时,趁着空闲时间去了一趟海上集市。

这方砚台便是在集市上买的,价格不贵但造型独特。

白圭拿起砚台,看着上面朵朵莲花,心中欢喜。

“竟然是莲花。”白圭摸着砚台说,“此乃高雅之花,这东西好啊。”

“白阁老喜欢就好,今日请白阁老来还有一事想问。”

林遇开口询问,白圭点头。

林遇面有忧色,沉声开口:“此番和两位尚书撕破脸,白阁老以为林某将何去何从?”

白圭微微思索,给出答案:“姜尚书护子心切,如今你与他已是不死不休。你在南方治水有功,陛下定有赏,姜尚书必以此为突破。”

林遇目光一闪,已明白白圭的意思。如果姜尚书以户部为饵,对林遇来说既是危险也是机遇。

“多谢白阁老指点,林某明白了。”林遇得白圭指点,知道如何做。

城,姜府。

妇人的啼哭声不止,姜尚书心中烦闷,他请了丧假,给姜才子处理后事。

因为夏云的态度,京中的官员不敢来吊丧。

唯有兵部尚书偷摸换了一身衣服来到姜府,他拉着姜尚书去了后院,一开口就是坏消息。

“伯季,陛下欲加封林遇,授予京城实职。”

兵部尚书语气懊恼,文官队伍何时混进过太监?

姜尚书眉头一皱,突然想到一条妙计。

“我记得户部清选司主事外放为官,正好是个空缺。”

“你疯了?”兵部尚书一脸吃惊,户部清选司位高权重,一直是户部的热门职位,每一任主事外放都是知府。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姜尚书面带微笑,已经胸有成竹。

“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