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诚恳(1 / 2)

工部大堂摆满箱子,以至于没有落脚的地方。

刀笔吏不得不打开房门,支起挡雪的布。

“尚书大人,这些是?”

“这是近十年工部的卷宗,老夫一直嘱咐下属,每做一件事都要做好记录。”工部尚书伸手拍拍箱子,“老夫做了十几年的尚书,大半辈子都在和这些东西打交道。”

林遇肃然:“尚书大人,本官会认真看的。”

两人便在毫无暖意的大堂中,认真核对起卷宗。

工部的官员也参与其中,忙活一个下午,外面的雪终于停了。

“哎哟,老夫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实在是拖了林大人的后腿。正好前两天宫里送了一头猪,今日便杀了招待林大人。”

“恭敬不如从命。”林遇微微一笑,请工部尚书坐下,又安排手下去帮忙。

坐在官椅上的工部尚书看着雪地,语气带着回忆。

“上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雪,还是先帝年间。那时大苍铁骑踏破山河,一度威胁到京城。大雪纷飞,不知多少黎民倒在寒风之中。”

“今岁倒是不用担心大苍铁骑,雷将军已在东北好生教训过他们,本官听说最近大苍国要上贡。”

闻听此言,工部尚书哈哈大笑起

来:“没错,林大人所言极是,今岁不用怕大苍铁骑了。听说你搞了一个牧田舍,在京城发土豆。”

“工部尚书还关心这些?”

工部尚书像变戏法一样掏出一枚土豆,向林遇炫耀:“老夫今年七十有三,自诩尝过人间百味。麦糠吃过草根也吃过,像这种从土里长出的东西,还是第一次吃。”

林遇询问:“尚书大人,觉得此物如何?”

工部尚书连说三声好:“好好好,老夫听说昌平仓都是这玩意,心中非常高兴。牧田舍又在京城中免费发放,大街小巷都能闻到土豆的香味。”

“是啊,百姓不饿死在家中,土豆功莫大焉。”

工部尚书将土豆掰开,分一半给林遇。

“林大人若是不嫌弃,快些吃吧,浪费粮食可不好。”

两位尚书坐在屋檐下,吃着已经发凉的土豆。

旁边的官员正要开口,却被礼部右侍郎拦住。

他压低声音说:“我家大人进其他部,从未吃过东西。唯独在工部,能与尚书大人一起共食土豆。不要上前打扰,两位尚书大人定有要事相谈。”

工部官员连连点头,同礼部右侍郎一起离开。

等土豆吃完,工部尚书问起皇宫修缮

之事。

“前不久回来的官员都对你交口称赞,老夫知道你在南方治水曾用过糯米砂浆,虽然此物造价昂贵,却能四月成堤,乃是利国利民的东西。”

“尚书大人,这次修缮皇宫本官用了另一样东西,造价更便宜。”

工部尚书高兴起来:“没错,回来的官员都和老夫提过那样东西,你是怎么发现的?”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林遇吟出一首诗,引的工部尚书交口称赞。

“好诗,老夫早就听说过你有诗才,今日这首果然非同寻常。”

“尚书大人,石灰便是原材料之一。”林遇将修缮皇宫的利器告知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大喜:“此物利国利民,造价又比糯米砂浆便宜。”

林遇又告诉工部尚书一个消息:“尚书大人,本官用此物砌墙,普通兵刃在上面只能留下一道白痕。若里面垫上竹子,就连炮弹都要轰一会。”

工部尚书眉头一皱:“老夫听说火炮是对付大苍骑兵的利器,这东西万万不能流出去,若是被那群草原人学去,火炮的优势荡然无存。”

“这便是本官一直未向朝廷提及此物的原因

。”林遇不相信大夏朝廷,特别是那群文官。

工部尚书叹了一口气:“老夫知晓你的意思,先帝年间党争更为酷烈,可朝廷的官员斗来斗去,没有谁会投敌。今时不同了,兵部尚书造反竟联合大苍铁骑,想让他们搅乱大夏的江山。”

“是啊,本官听闻此事也万分震惊。”林遇握拳,“此一时非彼一时,有些东西还是自己知道的好。”

“林大人,你说的对。”工部尚书点头,“朝中人不可信,特别是东阁。”

林遇没想到工部尚书会说出这种话,做到尚书位置的文官,无不渴望入阁。

工部尚书坦然:“老夫这个年纪,即便入阁又有几年好活。马首辅一直羡慕先帝年间的张相,立志成为大夏的宰相,可当今天子胸有大志,绝不会让他登临相位。”

毕竟相位是在夏云手中终结的,她不允许一个能左右朝政的权臣出现。

“若有执,久则成怨。”林遇一语道破马首辅如今心思。

工部尚书点头:“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