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屯兵关外(1 / 2)

哪怕是最开始抛出来这个问题的秦惠之都有些不解了!

按照他们最近的眼光来看,太子殿下应当是更加的嚣张和主动才对,怎么到了现在,反而变得有些谦虚起来,这可不像是太子殿下的作风啊!

朝堂上面的这些官员们,都是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周逸。

周逸咳嗽了一声,而后说道。

“怎么,诸位卿家看着本宫做什么,兹事体大,还望诸位卿家能够想出来一个万全之策!本宫初次碰到如此棘手的问题,还希望诸位卿家能够为本宫出谋划策。”

周逸这么谦虚的话语,倒是让朝堂上面的众位大臣有一种被太子殿下调戏的感觉。

平日里各种事情,哪一件不是太子授意,而后底下的官员们开始按照太子的想法来支招。

但是现在太子的却让他们开始自由发挥,他们倒是有一些不适应了。

“殿下,老臣此刻只感觉到惋惜,当年薛家镇守边境的时候,突厥人可不敢来犯,如今薛家……唉……”

其中有一位老将这个时候突然感叹了一句。

然而他刚刚说完,暗中不知道有多少犀利的目光直接投射了过来。

张玄陵更是直接说道:

“老将军,你现在还惦记着薛家的余孽啊!要知道,薛家人可是我们大唐的叛徒,若不是薛家人,嘉峪关当年又怎么会破,突厥人又怎么能够有机会南下而牧马,自此我们大唐的国运便开始凋零了下来!”

“难道老将军也是薛家余孽之一不成吗?”

张玄陵说完之后,那老将军的神色却是有些尴尬和无助起来。

周逸摆了摆手,说道:“张相,此时早就过去了,都那么多年了,若是真的还有余孽的话,只怕突厥人都已打到了京城而来!”

“此时就不要再提了!”

这老将军有些感激地看了一眼周逸,但是接下来他却是不再说话了。

而这位老将军缄默了之后,朝堂上面又开始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宁静当中。

周逸有些好笑地问道。

“怎么了,诸位卿家,难道这件事情真的那么棘手吗,区区突厥人的二十万大军,便让朝堂衮衮诸公都闭上了嘴巴?”

“咳咳,殿下,老臣却是认为,此事也不难解决!”

张玄陵这个时候又站了出来!

“突厥人所要的,无非就是一个面子,他们北方的部族之人,最喜欢的就是脸面,那么我们大

唐给他们这个脸面,想来颉利可汗也会退兵的!”

“而且若是我们不仅仅给了他们脸面,而且还给了他们渡过今岁的物资粮食的话,恐怕颉利可汗更加愿意撤兵了!”

“若是再不行的话,我们也可以按照此前突厥人和我们大唐人之间的赌约来做赔罪。”

张玄陵说完之后,周逸立刻便反问道。

“所以,张相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大唐还没有开始打,就要投降了是吗?”

张玄陵解释道:“殿下,臣可没有这么说过,只是若是我们大唐愿意让一步的话,那么突厥人必然会更加的开心,而且我们和突厥之间不过是盟约的关系罢了!互为兄弟之国,哪里有什么投降的意思!”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周逸的脸上带着冷笑,“将我们的公主下嫁给颉利可汗,然后再送给突厥人银子和粮食,以及布匹等等,那突厥人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几年之间不会袭扰大唐,还是说突厥人会将他们的战马卖过来?”

“可是殿下,如果我们不有所表示的话,那么颉利可汗又怎么会如此轻易的退兵呢?”

张玄陵明显和周逸的想法有些不对头。

“按照太子的意思是,我们仅仅只要跟颉利可汗说一句,颉利可汗便会马上退兵吗?”

周逸摇了摇头,而后说道:“我们大唐人,宁愿站着死,也不远跪着生!不过二十万大军而已,又有何惧,本宫只想要知道,诸位大臣们都是如何想的?”

周逸说完了之后,场中又是一阵沉默,张玄陵也是连连叹气,似乎为周逸这般的执着感受到一丝不值。

“殿下!”

秦惠之此时又说话了,“并不是我们愿意投降,而是如今江南遭逢了大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大疫才能够褪去!若是褪去的完了,恐怕朝廷还要忙得更加的焦头烂额起来!”

“而且我们也不能够保证颉利可汗一直那个样子。”

“他们既然已经筹集了二十万大军,那么他们自然不可能满足只是在他们的城池当中守城而已。”

“而且这片天以来,臣听闻到,突厥人不断地挑衅我们的城池中的将士们。”

“若是不让突厥人退兵的话,只怕还没有两个月的功夫,我们北方的边关很有可能就会失守了!”

似乎是为了印证秦惠之的话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