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梦醒(1 / 2)

隐古志怪灵猫卷 沨和 1007 字 6个月前

不知过了多久,像是无尽岁月缓缓流逝,但其实灯台上的蜡烛都还没短上几寸,她终于回过些神来,缓缓擦去脸颊上的泪,又随意收拾了些衣物首饰,金银细软,这才背着不大的包袱悄声离开。

才往前走出几步,她就在檐下阴影里见到一张熟悉的脸,那张脸平日里总是堆满笑意,而此时却正复杂难言地望着她,一时间,她不由顿住脚步,轻唤了一声,“妈妈。”

妈妈往前几步,半张脸暴露在月光中。她望着杜云娘,沉默良久,终是一声叹息,她的语气也难得的低沉,带着不知缘由的感怀和淡淡的悲伤。

“你且安心去吧,梁少郎君答应我,会保下春风楼。”说着,她沉默片刻,忽又自嘲地笑了,“云娘,不得不说,你看人的眼光很好,至少要比妈妈好得多。”

“你能有今日的自由,皆是你自己的福报,这次去了,就再也别惦念春风楼了,你的好日子都在后头呢。”

“去吧,云娘,安心去吧。”

她说着,就自顾自转身往回走去,嘴里还轻声哼起一首不知名的小曲,“郎呀离家去,妾呀留故居,故居大风起,送妾浮萍身,一去几千里……”

杜云娘望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一时间竟泪流满面。

角门马车外,梁煜长身玉立,望向她的目光温和而坦然,“云娘子,车上有个包袱,里面是一些盘缠和你的过所,出了明阳以后,娘子就需自寻去处了。”

杜云娘朝他深深一拜,再抬眼时,神色已然恢复平静。

她谢过梁煜后,登上乌篷马车,连夜来到城门处,天亮后,她混迹在第一批出城的人群中,顺利离开了明阳。

在这之后,杜云娘辗转过许多地方,也断断续续从旁人口中听到了明阳之事的后续。

众人都说,邛州梁刺史的公子是位惊才绝艳的少年奇才,为替父申冤,他孤身一人去往京城,又得贵人相助,以一篇文采奇绝的《陈情赋》入了天后的眼,兼之其呈上司马府罪证若干,天后大怒,当即下旨彻查。

后来,赵司马因偷窃贡茶、诬陷上官、结党营私、纵子行凶等多项罪状被查办抄家,赵卓也因身负人命案被处死。

除此之外,京城中也先后查办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官员,至于赵司马身后所谓的靠山下场如何,有无获罪,杜云娘也无从得知。

倒是梁煜,天后爱惜其才华,亲自给他授官赐婚,这件事被传遍明阳,杜云娘得闻时心中苦涩,沉默良久,终也只是一笑而过。

一年多后,杜云娘途经一城,无意中在琴行内看到一张熟悉的琴,那琴上的弦竟是她昔日所赠,不过被替换了两根。

她心中震惊且茫然,四处打听许久才知道,城中一富户人家曾抬出过一具女尸,这张琴就被丢弃在女尸身旁,琴弦断裂。

丢弃女尸的家仆觉得可惜,后又偷偷折返将琴捡回去换掉断弦,隐瞒其来历卖了出去。

这张琴辗转数次,才出现在琴行之中。

虽然是名家所斫,但那人获罪身死,听闻过的人都觉得不吉利,因此尽管价格一降再降,还是没人肯入手。

杜云娘将琴买回去,又打听到那具女尸被丢弃的地方,一路寻找过去。

那是一座乱葬岗,遍地都是白骨荒坟,她找不到惊雀的尸骨,只好挖个坑将雀尾葬下,权当为惊雀筑了坟。

再后来,杜云娘彻底失去故人的消息,自那以后她所经之处,甚少再见到熟悉的身影,但她遇到过几位曾经的客人,她的过往也从那些人口中流出,逐渐化作半真半假的传闻。

常辛醒过来时,天色尚早,他愣了许久的神才起身,打开房门的第一眼,他就见到了飘在池边的杜云娘。

听到开门声,杜云娘没有回头,只是幽幽问道:“常公子醒了?可曾看完云娘的生平?”

常辛有些尴尬,更多的是心虚,虽然入梦并不是他本意,但这样偷窥别人过往,实在不是君子所为。

“抱歉……”他才刚说了两个字,杜云娘就转身笑道:“公子不必觉得愧疚,云娘既已身死,生前之事,便都作浮云散。”

“实不相瞒,若不是被束缚在桥上,困于人间无法往生,云娘其实已经不想再追寻凶手的下落了,平生能有幸得识兰姑娘,见识到人间的另一面,云娘已别无所求。”

常辛心有戚戚,却又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好言安慰了她几句。

这天吃早饭时,花花精神抖擞地回来了,还带回一个好消息。

“大仙,那个球的事我打听过了,城南的伙伴们都说见到过一两次,但是它行踪十分诡秘,很难寻到踪迹,似乎隐身术法极强。”

“他们也只见过,从没有猫跟它说过话,更别说知道他的来历了。”

“噢?”兰隐饶有兴味地笑了,“隐身术法极强?巧了,隐古内也有个隐身术法极强的,却不知他们谁能更胜一筹呢?”

常辛欲言又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