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问题频发(1 / 2)

李道然回到府中,依旧是脸色阴郁。

身旁的管家见此情景开口说道:“老爷,这件事情要不要请太妃出面斡旋一下?”

李道然闻言双眸微眯:“这件事情瞒不过太妃,想来她会在陛下那里有所动作,今晚你去将范统,何安夏请来,就说老夫准备在家静养,有关于兵部和礼部的事情还需要和他们两人交代一下……”

陈无风并不知道之前李府发生的事情。

此时他还在为自己从那些贪官手里收回银子而沾沾自喜。

这千万两白银莫说是度过眼下的危机,就算是重新组织一支北方军团也是足够。

现如今眼下最紧要的就是想办法击退北蛮,只有将他们驱逐出国境以外,陈无风才能彻底放下心来。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北蛮如今距离京师不过数百里,他还要想办法反击才行。

裴青海虽然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并最大限度保存了北方军团的实力。

可是北方军团如今散落各地,想要重新组织却也不是这么容易。

陈无风现在手里虽然有钱,可却还是要精打细算,容不得有半点挥霍。

曹汝言,赵梦吉两人坐在他的对面。

见他摆弄着算盘,眉头微蹙,曹汝言当即开口道:“陛下,如今国库已经充盈,您为何还愁眉不展?”

刚才退朝之后,陈无风特地将两人留下。

他主要是想和这两人商议一下有关于这笔钱款的用处,现在军队需要重组,百姓需要安抚,北蛮被驱离之后北方十三行省的水利问题也需着手解决。

这些问题现在全都摆在他的面前,无论处理哪个问题,都需要大量的银两作为支撑,陈无风现在总算知道了治国艰难,如果每天都需要面对这些问题,那还不如直接摆烂,做个昏君。

陈无风将手中的算盘推到一旁,同时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二位爱卿,朕刚刚大致估算了一下,官员们捐献的银两,再加上国库现存的银两总共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有一千三百万两。”

“若是放在往年,这足可以称之为国库充盈,可是今年年份不同,北蛮入侵,军心涣散,百姓疾苦,民不聊生,这一千万两白银朕实在不知该如何动用,总觉得无论用在哪里都填不满眼下的窟窿!”

闻听此言,赵梦吉无奈说道:“陛下,大夏每年征收税银总数也不过一千万两,其中多半都要用在官员的俸禄,开销上面。”

“先帝在世时国库尚有盈余,那也是因为大夏近二十年未曾遭遇灾害,未曾对外用兵。”

“如今出现这样的情况,问题并不在您,而是因为大夏的根基本就不稳,陛下不知该如何解决眼下的困境,这也是臣等之错!”

陈无风抬头看向赵梦吉,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容:“赵大人,这话说的挺违心的吧?”

“臣不懂陛下的意思!”

“国家之所以会面临如此困境,是因为朕这些年来宠信奸臣,挥霍无度,这才导致国库空虚,百姓遭难。”

“如今面临如此困境,这也是朕究由自取,和你们又有什么关系?”

“右相,朕想先将这些银两用于扶持军队,重振军队士气,你看这个提议如何?”

大夏拥有二十三省,人口千万。

因为是以武立国的缘故,所以大夏军队数目要远超于其他同等体积的国家。

如今大夏在册的军队人数就在五十万,如果真的想要扶持军队提振士气,那起码需要调拨出五百万两白银。

曹汝言闻言摸了摸下巴:“陛下的提议倒是可行,可是如今国库存银有限,加上北蛮入侵,北方已经错过秋收,今年冬季北方的日子恐怕将要更加难熬。”

“臣以为我们也应该留下一部分银两用于赈灾,至于调拨银两,提振士气,陛下您看能否分批解决?”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分批解决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毕竟现在陷入苦战的是北方军团,而南方十省现在并未投入到战争当中。

朝廷如果只是拨款犒赏北方军队,那的确可以省下一笔银子。

曹汝言提出的这个办法也完全是出于无奈,他本想借此权宜之计,尽量兼顾如今国内存在的问题。

可谁知道在听完了他的话后,陈无风却是十分严肃的摇了摇头:“不行,这件事情朕不同意!”

“朕也知道如今国库空虚,知道右相这是权宜之计。”

“可是士兵待遇差,粮饷遭受克扣这是南北方军团同样存在的问题。”

“我们不能因为北方军团正在打仗就只犒赏北方军团,否则很可能会引起南方将领的不满。”

“现在的情况就是,要么不从国库拨款,继续将这件事情冷处理下去。”

“要么就是直接拨出一笔钱款犒劳所有士兵,而且还要保证这些银两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