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东洋大臣(1 / 2)

清梦醒 哈什纳达尔 1113 字 5个月前

前面说过,李鸿章的北洋大臣权力这么大,并不完全是北洋大臣这个职务本身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李鸿章本人的地位和身份。

而李鸿章本人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权力,则得益于两宫与四王,尤其是恭亲王奕訢之间的“家族内讧”。正因为黛青皇室叔嫂不和,才导致李鸿章得到了上升的机会。

而为了获取这些权力,李鸿章也是没少在两宫和恭亲王之间“拱火”。

这就好像一个笑话里说的。

某个乞丐一无所有,天黑夜冷,只能缩成一团躲在一户人家楼下休息。

楼上的一对夫妻突然开始吵架。

吵着吵着,楼上扔下来一个枕头,正落到乞丐面前,乞丐一阵惊喜,拿过枕头枕在上面。

吵着吵着,楼上又扔下一个被子,乞丐大喜,拿过来围在身上,然后对着楼上喊到:“大哥,行行好,把那女的也扔下来吧!”

楼上齐声骂道:“你去死吧”。接着菜刀和洗脚水全都下来了。

李鸿章和黛青皇族的关系,正像这个乞丐和楼上夫妻一样。之前趁着人家内讧,白捡了不少便宜,可是他不仅不知足甚至还想要更多更核心的。

结果人家一顿饭的功夫实现了内部和解,自然要一致针对他了。

当然,这种针对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李鸿章仍不失为两宫的“贴心人”。

只不过,不仅任凭他继续这样肆无忌惮的一家独大了。

所以,两宫的意思很简单,让李鸿章交出皇族们想要的那部分。

而李鸿章在求着李莲英收下银票后,也从李莲英的口中得到了三个“确实消息”:第一,并购旗昌的好处,两宫早就知道;第二,两宫最近的心情不太好;第三,方家栏那位公爷的夫人病了,得找好大夫瞧瞧。

于是,在承恩公照桂那里,李鸿章送上了珍藏多年明显属于违制品的千年仙灵根草,总算摸着了真正的底线,“西域不可能交给左宗棠,东土也不该由你李鸿章抓着啊。”

李鸿章明白了,千恩万谢。

心里却拔凉拔凉的。

北洋水师,他心中最大的梦想。现在看来,要悬了。

很明显,两宫现在与四王和解,内务府一脉又凭崛起,自己身为一个西尼臣子,把手伸到黛青皇族的龙兴之地,这难道还不够作死吗?

可拉倒。

再伟大的理想,还是没有自己的身家重要。

所以,李鸿章立即上了一本奏折,主动提出,设东洋大臣,分割原本由北洋大臣负责的东盛等处的各种职权,并建议以东盛将军兼任东洋大臣。

奏章一提出上去,立即得到了批准。

但是做了些修改。

时任东盛将军孟古觉罗·祈元并没有获得兼任东洋大臣的头衔。

首任东洋大臣的职务落到了孟古觉罗·载穆的头上。

不让东盛将军兼任东洋大臣的原因很简单,历任东盛将军虽然不乏人才,但大多长于军武和忠诚,而对于外交和民政的水平相对不是很强。

以后,也未必会打破这种模式。

因为东盛、茶阿冲、萨哈连,三个驻防将军辖区,作为黛青的龙兴之地,一向被视为黛青的根本地方。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军事上的绝对安全和政治上的绝对可靠。

能够出任这三个辖区尤其是东盛的驻防将军人选,必须是固山子弟,其中更有一半干脆就是姓孟古觉罗的。至于治理之能,并不是首选条件。而所谓的外交之能,甚至根本不大考虑。

而且,基于安全的保证,历代皇帝并不会拣选那些完全之才出任这样的职务。

其实,就是故意要找一些在治理、外交领域不那么强,但是又在军事和忠诚上比较突出优秀的人来担任。

这样的人,显然不适合做东洋大臣这样的职务。因为东洋大臣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外交和洋务。这两项,刚好是东盛将军的短版。

按照原来有的模式,东盛将军根本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都是直接由北洋大臣及其驻防在东土各省的属员来处理的。

所以,只有另外单设东洋大臣,由具备外交、洋务方面才能的人来担任才更合适。

但是,也不能仅仅考虑才能的问题,和东盛将军一样,东洋大臣的第一条件应该是政治上的绝对可靠。

最可靠的人,当然还得是皇族。

于是,载穆就得到了机会。

本来,载穆也只是一个远支宗室,像他这样的水平的人,在京城的皇族子弟中,一抓一大把。而东洋大臣既然是北洋大臣职能的分割,其重要性当然是非常强的。按照载穆的条件,原本是很难获得这样崇高而重要的实权职务的。

很多宗室皇族,一辈子就是吃着爵位俸禄,平时上进些的就习文练武,懒散点的就提笼架鸟,听戏品茶。哪怕得个闲差,都乐得什么似的。真正能得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