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终于见到您了(2 / 2)

苏北口音响起。

z老笑道:“就是他,正要给您介绍呢。”

张达贤忙走到郑开源的身边,轻声道:“你小子怎么了?快去见过周公……”

“嗯,好。”

郑开源一步一步走到周公的面前,在距离对方一米的位置停了下来。

然后对周公弯下腰去,深深一鞠躬!

饱含深情地说道:“周公,您好!您辛苦了……”

一句“您辛苦了!”

顿时,让大家又一怔!

连周公自己都有点意外!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以这样的方式和他问候呢!

他顿时来了兴趣,笑道:

“郑开源同志,我告诉你哦,对比那些为国捐躯,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们来说,为人民服务一点都不辛苦!”

“对了,还有我身后站着的这些伟大可敬可爱的科学工作者们,他们为了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努力钻研科学技术,费心攻克各种学术难题,才是非常辛苦的人!”

郑开源把目光投向他身后的,那几名身穿中山装的科学工作者们身上!

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不断闪现出一个又一个的名字,及其相关事迹和信息!

他们便是华夏建国初期,为祖国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十名最杰出的科学家!

时年五十一岁的童第周先生,是华夏克隆之父,华夏海洋科学研究奠基人和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

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苏步青先生,时年同样五十一岁,是华夏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

长相儒雅,戴着黑框眼镜的王淦昌先生,时年四十六岁,一九三零年从德国归国,成为华夏核科学奠基人之一,地球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两弹元勋”、“两弹一星之父”绕过大半个地球才回到祖国怀抱的邓稼先先生,此时的邓先生才二十九岁,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

后来被誉为“科技众帅之帅”的朱光亚先生;导弹控制专家、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先生,他两人和邓先生都是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