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悬壶宫的由来(1 / 3)

“非也,恰恰相反。”弥勒佛却道,

“《山海经》,不过是古时一小部落所见所闻罢了。”

“小部落”陈泽咀嚼着弥勒佛的话语,大概明白这胖子是什么意思。

山海经,书中言明“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哪怕将单位保守换算,也可抵得上如今整个亚洲的面积,因此不少人会认为其记述的是世界地理志。

而按弥勒佛的说法,仅仅一个小部落都这般幅员辽阔,那整个世界的真实面积岂不是宏大得难以想象?

“而后能人异士辈出,修者高人不断,其中圈地为界者不在少数。”

弥勒佛接道,

“今天你划走一块作洞天福地,明天他拿走一块作海上仙山慢慢的,世界也就越来越小。”

“所以不少人都认为,就是这般做派激怒了天地,才引得后来末劫降临,佛法不显,道门坍塌。”

“如来传播佛法时曾到过一国曰‘夜郎’。”

“其国土辽阔,广袤无垠,崇山峻岭,江河湖海无一不缺,可称地大物博。”

“然一夜过后,便被尽数瓜分完毕,唯留方寸之地,幸存国王凭此向汉使求援,他人不知原由,还道是国王自大狂妄,徒增笑料耳。”

陈泽听着,自然想起博士同他说过的猜测,以及虺这“上古大妖”总是抱怨食呃,物种资源没有以往丰富。

只是随着末法时代到来,难道这些被划走的蛋糕就没有自动归还?

陈泽向弥勒佛提出了这个疑问。

“佛就是神性。”弥勒佛很识相地不跟陈泽扯犊子,

“修为精深者,即使在死后也能有神性残留。”

“寄托在神性之上的领域自然也会留存。”

陈泽点点头,心道譬如那南海无底洞,便是如此形成的禁区。

可随即,他粗略一算却又感到不对劲。

像南海无底洞这样的地方终究是屈指可数,比起整个世界不过是沧海一粟,影响极其有限,现代社会的真实面目和绝大部分普通人的观感差不多。

哪怕有隐仙会这样专门处理超凡遗祸的机构,一年到头也遇不到几次危机,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禁地之所以为禁地,肯定既是少数,又是例外。

哪怕算上海外,甚至全球的类似禁地,按理说也决计拼不出弥勒佛所言,上古时期世界的真实面积。

这就显得相当违和,如果弥勒佛所言非虚,那绝大部分地域难道都.不翼而飞了?

“天外天。”弥勒佛听完后再度强调道,

“消失的那些地方,皆被塞进天外天之中。”

“要说这天外天.还得从头说起。”

陈泽洗耳恭听。

弥勒佛正襟危坐,只可惜嘴角的弧度怎么也压不平,总归是少了几分肃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末劫也是如此,灵气的枯竭逐年加剧,人们自然要找出路。”

“就像我说过的那样,不少人都认为是冒犯天地太过,所以联合起来,一齐行动。”

“怎么行动,把吃下去的再吐出来?”陈泽面色古怪,

“他们会这么好心?”

“呵呵.”弥勒佛笑意更甚,

“当然不会。”

“体会过超脱的滋味,又有谁舍得交还回去呢?”

“他们认为,长虫受到威胁会直起上身,大虫受惊会竖起皮毛,天地的这种表现.恰恰是说明被触及根本,是外强中干的表现。”

“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彼此协作,一改以往的点滴蚕食,转而大快朵颐甚至囫囵吞枣。”

“这群人就自称为”

“悬壶宫。”

陈泽双眼绽出厉光,整方世界皆是一颤,离得近些的祷念虚影默默消散于无形。

“凡人有云,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

弥勒佛自顾自说了下去,

“他们则认为此皆小道耳,唯有悬壶济世,医这片天地方才是大道所在。”

“只要剜去疮疤,割去烂肉,断臂保首,即可让天地稳定下来。”

很显然,悬壶宫的创始者是将超凡之力当作了疮疤、病灶,这番逻辑着实有些霸道。

只要把天地的超凡特质掠夺干净,一步到位,从此就不存在什么末法时代了对吧?

因为根本就没有“法”了!

“就在这个时期,现世疆域急剧缩减,修者不再顾忌抛头露面,纷纷走到台前,掠夺土地,争夺人口。”

“前有陈胜巧占青丘统御狐族相助,后有西楚霸王得异宝仙鼎趁势崛起,终由刘邦栖身于市井江湖借人间烟火炼剑数十载,一朝出世斩尽敌手,一统天下。”

“这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