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战地外卖骑手:你敢点我就敢送(1 / 3)

出两河记 苏伯泥 2230 字 3个月前

“妈妈,我肚子饿。”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突然赤脚跑过来,拉着妈妈的手臂一阵摇晃。

“乖,那边有水龙头,你去喝饱了就不饿了。”小男孩的妈妈缩让了下手臂,朝不远处的水龙头努力努嘴,摘辣椒把的双手快如飞梭。

小男孩果真听话,一颠一颠地跑过去,拧开水龙头,低头含住水龙头的出水口,“哐哧哐哧”连喝了好几口自来水。

“妈妈,我不饿了。妹妹别哭,也你来喝点。”小男孩拍了拍滚圆的肚子,朝三四米外一个穿绿衣服,坐在地上哭泣的小女孩招手喊道。

小男孩冻得红红的脸颊有一层污垢。同样满是污垢的衣服有点短,根本盖不住他的小肚子。

年过不惑的纪扶犁每次想到那个脸上有些脏污,大冷天靠喝自来水顶饿的小男孩,鼻子就忍不住有些酸。

纪扶犁把手机放在一旁,掏出一支烟,缓缓点燃。手机没有锁屏,依旧循环播放一条视频。视频是一个名叫“小灵浪啊浪”的旅游博主发布的。

视频里,博主探访邻国最大城市的一个贫民区。其中一段镜头,是一个绿格子衣服的小女孩哭着从潮湿、残破的铁皮房走出来,另有一些小孩赤脚玩耍。

这个视频勾起了老纪的回忆。老纪那时十岁左右,趁着寒假在乡里一家做辣椒生意的个体户那里打工。简单说,就是摘辣椒把,然后按辣椒的重量计算工钱。

那天天是阴冷的,气温大概十一二度。他已经记不起那个坐在他旁边的妇女长什么样子,但却经常回忆起那个喝自来水填饱肚子的小男孩,和那个坐在地上哭泣的绿衣小女孩。

两个小孩都没有鞋穿,衣服也很单薄,更没有钱吃饭。这就是三十年前老纪的家乡现状。老纪一直有一个疑问:没有鞋穿的兄妹俩,是怎样扛过那天十几度的气温的?

但他不敢问,也不知道问谁。他只记得,他长时间摘辣椒的手,好几次都冻僵了。

而今,42岁的老纪在县城有两套房,有两个店面,儿子刚刚完婚,存款够他不吃不喝到老。每天,他不是喝喝茶,钓钓鱼,就是上山找点草药。

老纪将抽到一半的烟掐灭,收起手机,起身从库房里推出一辆大马力的山地摩托车,又打了一桶水,开始擦洗。

“爹,你拿这车出来整攮(方言做什么的意思)?”刚过门的儿媳妇正好推门进到院子里。

“我要去当战场外卖骑手,给打仗的赤邑军送外卖。”老纪头也不回,继续擦洗摩托车。

自从家里添了2辆SUV,他的摩托车就闲置了起来,偶尔才会骑一骑。

“什么战场外卖骑手?年纪轻轻的,没老糊涂吧?”儿媳妇显然不关心蒲甘局势,听不懂,小声嘀咕着回屋去了。

老纪结婚早,儿子生得早。借着改革春风,他做生意赚了些钱,唯一遗憾的是妻子早逝。

老纪还在想着“小灵浪啊浪”的另一个视频里,面对邻国的贫穷,那个年轻漂亮的博主说的一句话:“这个悲哀不在于贫苦,而是看不到希望。”

老纪决定给这个邻国送去点希望——响应那个网名叫“赤邑雨化田”的赤邑军发言人的号召,到班哈特做一个战场外卖骑手。

老纪刷抖音的时候,刷到了这个赤邑雨化田,系统显示,此人是他的通讯录好友。他发了个消息问赤邑雨化田:“你是谁?”

4个小时后,他收到回复,就两个字:铁锅。

老纪的交际圈和通讯录好友里,铁锅就一个,那就是他的发小申彻。

没错,两人相差十二岁,却是实打实的发小,打小就玩在一起。老纪上面有4个姐姐,好不容易生了他一个男的,这才按农村习俗取名叫扶犁。

男的扶犁,女的背猪草。纪扶犁从小被当作宝贝,玩伴不多,年纪大了才跟申彻玩在一起,成为发小。

而铁锅,正是申彻小时候的绰号。

电话打过去,得知昔日的铁锅,如今已是全球排得上号的赤邑军中将司令,老纪顿时怒了:“特么地,在国外干革命不叫我是吧?”

“这不是叫你了么?我现在缺战场外卖骑手,你敢不敢来?”申彻也不客气。

“等着。”老纪也不是一个话多的人。

刚看到赤邑雨化田发布招募战场外卖骑手时,他还觉得这人是不是疯了。

消息说,位于班哈特自贸区的赤邑外卖有限公司(简称“赤邑外卖”),计划开发一款名叫使命必达的外卖App,分汉语版、蒲语版和暹罗语版。

赤邑外卖面向全球公开招标,注册在香江的香米粑粑公司中标。中标的香米粑粑公司决定与暹罗的百濮米线公司合作,共同负责开发和运维。

同时,赤邑外卖全球招募战场外卖骑手和外卖车手。奇葩的是,所有骑手和车手需自带装备,装备包括且不限于摩托车、三蹦子、皮卡车、货车、冷链车和无人机等。

所有六成新以上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