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初见,叶子(1 / 2)

“ 你好,我叫叶子。”

周航愣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抬头,

”今天的博馆游览我想和你一组,要是有看不明白的地方还得麻烦你给我讲讲,好吗?”

“那就这样也行,就这么定了啊,航哥”刘筱亭心里一块儿大石头落地,“同学你真是慧眼识珠 找对人了,我们这儿最知识渊博的,要让周航当第二,可就没人是第一。”说罢,嬉皮笑脸的拉着尚筱菊一溜烟没影了。

刚刚情绪消化的差不多,周航稍稍抬起头看见叶子笑着看向自己的脸。她看似在征求意见,如此巧妙的就替自己解了围,他心里感激不尽。

周航不知道是该伸手还是不伸手,就这么愣着。

叶子看他不知所措的模样” 那我去拿两份宣传介绍册吧,一会儿参观兴许能用上。“叶子朝着服务中心校跑过去,扎在脑袋顶上高高的马尾辫儿也有节奏的跟着左右摇摆。

“这是刚才在食堂也要吃馒头那个姑娘吧?”周航一拍脑袋想起来。

这姑娘简直和戏曲儿里的刀马旦进了现实生活似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皆伶俐爽朗。用师父的话说,是个干巴利索脆的南城姑娘。

也不知道是该怎么称呼是不是学姐,这姑娘个子好高,好像比自己高一个脑袋尖儿。

“那个……同学,我该怎么称呼你,是不是学姐?”周航小心翼翼。

“你叫我叶子zǐ 就行啦,应该不是吧,我这学期刚上初二。”叶子把手里的宣传册子递给他:你呢,你多大了?叫什么呀?“

”我叫周航,十五了……马上。” 周航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还没个十二三岁学妹个子高。

“那挺好呀,这么说我还得叫学长不是?hhhhh“叶子打趣儿他,”你们传习社的同学们,你们都是同龄人吗?“

”差不多吧,我们上下差不了三四岁,我算年龄大一些的。年龄最小的应该就是大楠了,他97年的。”

“是吗,那个大高个儿傻白甜?“叶子好奇道 ”不过他那个乐乐呵呵的神情,一看也就是个小弟弟。诶不对,上午汇报,你们还有个小同学,明显一看就比你们年龄小好多那个,你们也是师兄弟吗?”

“哦,你说陶阳啊”这次活动,师父顺手把小陶阳也给带来了,就让他上去唱了两嗓子《画扇面》。“可别看他年纪小,他可是我们师兄弟里的大大红人儿,师父亲自点名儿的京剧神童。”周航提起这位师兄弟,满眼的骄傲。

俩人聊着也就进了第一个陈列展厅。作为传统戏曲博物馆的常设展厅,不仅展出了大量华北地区戏曲,相声等艺术文化的图文资料、还有各种文献和地方志记载,民间话本子也是相当齐全。

博物馆在筹建过程中还从民间征集到的珍贵曲艺实物资料。从最早的手写唱本、钢印本唱本、脸谱、老杂志、老戏票、演出说明书、人工手画戏服、整套的戏箱、戏俑,到曲艺题材的剪纸、邮票、工艺品等。

叶子和周航并排而行,看着一间间记载着民间曲艺发展重要历史事件的老照片和老物件儿。

“天桥八大怪?”叶子对着展示橱柜里的板凳儿,不解道“诶 ,还好这儿有解释。”

“北京老天桥儿,是许多民间艺术的发祥地。江湖艺人们在这儿露天学艺、卖艺、传艺和生活。按照门类不同大致可分为包括杂耍艺人和说唱艺人,这些江湖艺人出类拔萃,艺术精湛高超。。。。。。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天桥八大怪”。。。。。。” 叶子小声儿念牌子上的注释。

“ 那他们是不是就是类似一切…马戏团?那样….四海为家,聚集在天桥这里,就扎根卖艺养家糊口?” 叶子不太理解,现在的老天桥早已经看不见了,只能从老一辈儿人口中窥见一些痕迹。

“ 是也不是。“周航指着几张黑白照片轻声对叶子解释,这个”八大怪“其实在不同时期各有所指,按照时间顺序,最早期有这么几位是:穷不怕、醋溺高、韩麻子…….还有常傻子 八人,活动于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

说着抬起手,四指并拢的手势,给叶子指示出民间画儿里这几个老艺人。

叶子盯着那几个被丑化的画像,还是满头问号,周航继续补充道:

”确实,那时候在街头卖艺三教九流,上不了台面,被嘲戏子。但并不代表着所有戏曲艺人都放下自尊,靠卖丑博人一笑谋生了。“

“比方说这穷不怕,他本名儿朱绍文,是个没中举的秀才。原是唱京剧丑角,在道光末年改学十步闲莲花落“前脸儿”。

随着咸丰年间,十不闲莲花落日渐衰微,也是为生活所迫,他开始在跳桥撂地唱京剧花脸,可又因为扮相上创新大胆而遭小人嫉妒,

迫不得又改行说起相声,给自己起名儿:“穷不怕。”

叶子听得入迷,越发觉得今天自己跟着周航一起参观游览的决定太明智 太对了。自己刚才选择和他一组,丝毫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