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惊喜(1 / 2)

你的神在哪 战地猪豪 1020 字 3个月前

“哎对对,把那根木头沉下去,哦不对不对,要竖直地沉下去!”

“第三批木材运来了!”

“把这些木板插下去,再把石头丢到里面!”

嘈杂的水声和平静的湖面组成了瀑布下梨花河源头特有的宁静。

在岸边,距离其中一个村子不远的地方,一座码头正在建设。

河岸旁虽然本来就有一个码头,但那个码头实在是不忍直视,木头都泡烂了都没人来管,于是米勒就打算重新造一个码头。

出于实用性角度考虑,米勒这次没打算建多大的码头,只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木结构而已。

就算是结构简单也能用好多年了,这个位置本身就没有多少船愿意开进来,造那么大根本用不上。

在此之前,米勒还派小组去学习铁匠知识了来着,现在虽然不能说炉火纯青吧,但怎么也算是还没入门。

是的,铁匠这门手艺可不是谁都能学的,他和木匠不一样,铁匠是温度的艺术家,在高温时把金属烧软,锻打出想要的形状后,通过快速降温使得其更坚韧。

但这个温度也不是谁都能掌握好的,温度低一点,成品就会千差万别,就连同一个铁匠烧出来的作品也没有完全一样的,更何况这些完全没接触过的村民了。

米勒这次想要大规模交易铁矿石和木炭也是为了工业发展做准备,虽然现在这玩意的需求量几乎为零,但等高炉造出来一切都会好的。

米勒组织人手建的码头真的只是个码头,只是个简简单单的停船位,人能从船上下来而已。

但考虑到码头距离村子确实还有一段距离,米勒打算先铺出一条简单的硬质路面再说。

原始方法铺出来的硬质路面非常简单,甚至于说一定程度上还有偷懒的方法。先把地上的花花草草都挖走,露出土地来,然后再加土堆高,用重物砸实就行。

道理来讲还需要找平,不然车轮碾过去会很难受,不过米勒想到了一种偷懒的办法。既然夯土找平很难,那为什么不用水泥覆盖上面的夯土,直接找水泥的平呢?

只要天上不下雨,这个找平过程绝对会非常的简单,只要在道路两侧堵上足够高的木板,水泥自己流也能平,这就是所谓的偷懒的办法。

当然天上要是下雨就完蛋了,不止是铺水泥这个过程会影响,上面没有覆盖水泥的地方也会变的泥泞而变回原来的样子。

多亏这几天是晚秋,过两天就入冬了,米勒有一整个冬天的时间来铺路,要不然米勒还真不敢这么大量地使用水泥。

冬天的梨花河并不会封冻,这也是东部经济活跃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三家商会到来之前,米勒预计这一座简易码头和连接三个村子的硬质道路都能完成,到时候就等着谈生意就好了。

而就在刚刚,布尔斯跑到了教堂里,给米勒带来了两样东西。一样是吩咐他们去寻找的,一样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布尔斯小组是所有小组中工作最积极的,也是工作成果最突出的。在所有工作中都能很好地分工协作,自然也就受到了米勒的注意。

在织布计划告一段落之后,米勒还特意将布尔斯小组叫到教堂来表扬了一番。虽然没有公开表彰,但能受到王子殿下的表扬这件事本身也值得吹一辈子了。

而现在,铺设硬质路面这种活还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布尔斯小组自然也就被委任了个更重要的活——寻找煤炭。

工业革命的熊熊烈火烧的就是煤炭,作为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煤炭是米勒能否建立工业文明的关键。

尽管说木炭和煤炭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但问题就在于煤炭的产量是绝对的高于木炭的。相比之下,煤炭只需要从地里挖出来就能烧,木炭则需要先砍树烧碳,再进行进一步的塑形。

就算这个过程可以有法术辅助,但魔素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甚至可能需要有人时刻跪在机器前面祈祷。

所以说,想要进入工业时代,高炉炼钢所需要的煤炭是必须要有的。就算不考虑战争消耗,蒸汽机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了。

不过现在,米勒看着布尔斯带上来的那块黑黢黢的石头,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至于另外的那个东西,那才是最令米勒惊喜的。

布尔斯手中提着一只木桶,而桶中装着的是黑色浓稠液体。

那可是石油啊!

尽管米勒没有做实验去验证这东西到底是石油还是类似石油的液体,但是布尔斯将煤炭和这东西一起带过来就证明了,这二者是伴生关系,而能与煤炭伴生的资源,要么就是石油,要么就是煤成油,再不济也是软沥青。

不过按照成色和状态来看,这一桶绝对是石油。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三元教区这块宝地不仅有裸露的煤层,更是有着极其浅层的石油!

这二者集齐了,工业发展似乎就再没有什么障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