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灾神教(2 / 3)

帝沉声问道。

毛海峰面容严肃,语气凝重:“陛下!臣昨夜接到长江府急报,长江中游水患连日未决,下游旱灾愈演愈烈,已在民间滋生出一股反叛势力,名为灾神教!”

“灾神教?”大殿中顿时响起一片惊讶的低语。这个名号在此刻的大殿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是的!”毛海峰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据长江巡抚密报,灾神教乃是云海国余孽所聚,在其圣女的指引下,集结数千灾民,在长江沿岸各县市活动,造谣我靖江国,为祸四方。长江府军马已疲于应对,现需朝廷增派一万人马,以灭掉灾神教!”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群臣们议论纷纷,面色凝重。他们没有想到,两年过去了,云海国的余孽竟然还未剿清,如今更是在民间兴风作浪,为害四方。

“两年了,云海国余孽竟然还未剿清?”有大臣感叹道。

“是啊,当务之急应是向长江府增援银钱,平息民怨才是,不然灾神教只怕越做越大!”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兵贵神速!应趁灾神教羽翼未丰之际,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一位武将大声说道。

········

“安静!”

靖江帝略带怒色的拍了拍龙椅,大殿顿时安静下来。他眼神犀利地扫视着群臣,嘴角中满是审视的目光。

“区区云海国余孽罢了,更何况如今已沦落成一邪教,诸位爱卿反应未免有些过激了!”靖江帝冷笑一声道,“更要紧解决的,是长江灾情,只不过现如今国库空虚,朕愿从自己的小金库里再拨一万两。”

他眼神中透露出坚定,语气中却带着一丝无奈。他知道,国家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而这次的旱灾又给国库雪上加霜。

“至于其他的空缺········诸位爱卿,都是我靖江国栋梁之材,现如今国家有难,希望诸位爱卿,能够主动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话音未落,整个大殿再次陷入了沉默,甚至不少人,都开始低着头,躲避着靖江帝的目光。

靖江帝心中暗自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些大臣们各有各的利益和想法,要让每个人都慷慨解囊并不容易。

大殿中的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起来。每个人都在心中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和得失。靖江帝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悲凉。

正当众人沉默之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站了出来。他是两朝元老白永元,是靖江帝最为信赖的大臣之一。

白永元上前一步,高声道:“老臣愿捐纹银五千两!”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大殿中回荡。

靖江帝听到这个数字,心中不禁一震。他知道白永元虽然身居高位,但家境并不富裕。这五千两纹银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白永元的话语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几位尚书大人也纷纷站出来表态。

陈曙光道:“臣愿捐银五千两!”

李秋炎道:“臣也捐五千两!“

见几位老臣首当其冲,其余臣子也不得不捐赠。

嘴上喊的为国奉献,内心却几乎要开骂了。

前面的这些大臣,都是在朝中沉浮多年,身居高位,兼任数职,是皇帝的得力助手与智囊团。他们的家世显赫,在家乡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地主。

五千两白银看似多,但对他们来说,也就是毛毛雨。

然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四品以下的小官们。一下子拿出几千两对他们来说并非不可能,但那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有这钱,多买几瓶桃酿不香吗?为什么要捐出来?

靖江帝坐在龙椅上,眼神深邃地看着这一切。他内心深处,对那些阁老有着无比的敬仰。他们为国家奉献的精神,确实值得赞扬。他点点头,心中感慨万分。在这个国家最需要的时候,还是这些老臣子们能够挺身而出。

随后,官员们按照官职大小,一一上报捐款数字。从上千两一直下降到几百两,最后甚至只有几十两。

等最后,这些数字加在一起,竟然只有三万四千两。

小太监颤巍巍地将这个数字汇总给靖江帝。他看着那些数字,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沉重。他知道,这个数字远远达不到赈灾所需的款项。他心中的失望无以言表,只能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卖桃酿赚的收入。

想不到这些大臣们,为了几瓶桃酿,愿意掏的钱竟然比捐给灾区的都多!

靖江帝心中五味杂陈,他冷冷地扫了一眼下面的臣子们,讥讽道:“真是没想到,我靖江国的官员们一个个竟然都两袖清风。这么多人,竟然凑不齐四万两银子!”

大殿内一片死寂,只听得见轻微的呼吸声和心跳声。靖江帝的目光如利刃般刺向众人,似乎想要看透他们内心的想法。

白永元心中一惊,他知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