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11)

第138章

就在讨论声渐弱之际,林小风适时燃起了璀璨的烟火,刹那间,夜空之上,“江山永固”四字如银河落九天,虽工艺朴实无华,却足以点燃人们胸中的豪情壮志。烟火升腾之时,乐曲旋律愈显激越,群臣均被这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盛宴所震撼,更有甚者视其为祥瑞之象。靖江帝沉浸在这片光影乐章之中,心潮起伏,感慨万分。

烟火表演终了,林小风把握时机,大声提议全体朝臣一同向靖江帝祝贺得到三大神器,祈愿江山永恒稳固。群臣齐声响应,共同赞颂,场面热烈至极。靖江帝深受感动,用力击掌,赞扬林小风今日的表现,并嘱咐他在日后更要审时度势,行事务求稳健。随着烟火最后的光芒消逝,音乐篇章完美落幕,靖江帝在回味无穷中宣布今日盛典至此圆满结束,决定暂作歇息。林小风井然有序地安排了众臣的住宿,并承诺亲自护送靖江帝安寝,整个夜晚在热烈庄重的气氛中慢慢回归宁静。

次日,阳光普照,正值烈日当空的午时,靖江帝銮驾浩浩荡荡抵达阳曲县城门口,满朝官员个个心头揣着各自的想法,手中都恭敬地捧着自家田地中精心挑选的土豆作为进献之礼。林小风立于人群中,面容温润如玉,笑容亲切,逐一道别众人。因他已提前告假一日,好让朝中同僚有充裕的时间咀嚼昨晚那场盛典留下的深刻印象与诸多启示。林小风精心设计的这一连串行动,已然显现成效,街头巷尾已经开始流传朝廷有意重振海航事业的消息,此举无疑预示着靖江将有效应对内外交困的局面。

靖江帝站立在城门基石上,转过身躯,四下环顾,由衷感叹:“阳曲县果然是块风水宝地,屡屡带给朕意外的喜悦。”他回忆起昨夜那绚丽的烟火晚会,问及是否可在皇宫中仿效此景,林小风欣然应允,承诺次日便会呈上更为精彩的烟花,并开放朝野上下购买欣赏,尤其强调烟花的燃烧不仅能够驱散阴霾,还能带来吉祥如意。待靖江帝队伍渐行渐远,林小风步履闲适地回到县衙,内心深处却一直挂念着那片亟待开发的荒地,谋划着尽早找到王颖超深入探讨解决方案。

甫一踏入县衙门槛,便见前堂熙熙攘攘,嘈杂非凡,仿佛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庭审。林小风拨开围观的民众,步入大堂之内,只见一名男儿与一名女子分别跪在左右两侧,王颖超正全神贯注地聆听那女子的泣诉。周围的窃窃私语中,林小风得知这唐姓女子指控李姓男子公然在大街上调戏她,索要五十两白银作为赔偿。林小风嘴角微扬,闪过一抹惊异之色,淡然发问:“原来咱们阳曲县竟也有这般不堪之事出现?”

人群中传出几声讥笑,有人透露这对男女均为初来阳曲的外地人,尚未完全融入本地的风俗与规矩。王颖超不受周遭影响,迅速组织证人,不久就有几个现场目击者挺身而出,证实李四清白无辜,反指唐氏觊觎李四赢来的赌资,故而编造谎言诬陷于他。听到这些证词,唐氏面色苍白,眼中尽是震惊与难以接受的神情。

王颖超执法如山,对案件进行严谨梳理和公正裁断,依法将唐氏收监,安排对其进行教化改过,并判令她赔偿十两银子给李四作为名誉损失费。然而,李四展现出宽厚胸怀,表示不愿追究唐氏责任,这番举动引起围观群众的不满。王颖超坚持法治原则,认为李四的过分宽容是对法律尊严的挑战,遂判决李四入狱三日,以示自省,至于唐氏所罚的银两,则予以没收用于公共用途,继续对她施以劳动教育。

林小风对王颖超公正且合乎情理的判决深表赞赏,心中更加坚信阳曲县朴素善良的民风仍在延续。王颖超借机告知靖江帝已离阳曲县而去的消息,林小风随即追问荒地承包者的确切地点,决心亲自前往监督工程进度。王颖超答道,大力和刘哥这两位承包者已在城外荒地上挥锹破土,举行了一场规模颇为可观的开工典礼,甚至还特地从京都请来了两位德高望重的道士——叶道长和悟无法师莅临现场,为工程洒净祈福。

城郊的荒芜之地此刻焕然一新,施工区域灯火辉煌,红绸招展,吸引了不少乡亲邻里的驻足围观。大力与刘哥二人身披锦绣华裳,刘哥满眼憧憬,而大力却显得心事压肩,对于耗费巨资邀约高僧大德之举颇有顾虑。刘哥信心十足地解释,凭借大师的声望,不但能够提升新建房产的市场吸引力,他还规划在事后于风华楼设下一场盛大而不失清雅的素食宴席,诚挚款待两位大师,以显示他们的敬意与诚意。尽管大力担忧出家人不应过多涉足尘世纷扰,但刘哥则主张在风华楼营造一场既精致又能保持修行本色的素食晚宴,巧妙地在世俗礼仪与修道生活间找到了平衡点。

此刻,叶道长正站在台上挥剑吟唱,舞姿灵动,却不慎坐到一根尖锐的钉子上,身子痉挛般颤抖,好似遭受电击,这一幕惹来观众们的一片哄笑。林小风看向刘舜中和周大力,询问他们筹集资金的方式以及荒地开发的具体计划。刘舜中坦诚地表示,他们收购荒地是为了建房出售给周边外县的富裕人家,毕竟这些人无法直接迁居阳曲县。林小风听后虽感意外,却没有责难,反而鼓励他们进一步详细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