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筹谋新法(1 / 2)

秦咏和武则天回到州牧府后,立刻召集众人前来议事。

片刻后,张燕、上官婉儿、陈宫等主要的州牧属官皆已到齐。秦咏向大家道:“并州经历了数年的战乱,如今我们平定了各郡的军阀势力,赶跑了南下劫掠的胡人,并州百姓终于可以缓口气休养生息了。你们是否觉得并州就此会迎来盛世,百姓丰衣足食吗?”

众人皆是点了点头,不明白秦咏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有冰雪聪明的武则天猜到点什么,但他知道秦咏肯定有所打算,便没点破。

秦咏也明白,古人的眼界局限了他们的思路,自然没法和两千年后的自己相比。接着道:“在这并州,甚至整个天下,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蛀虫一般,在吸食着一州一郡乃至一个王朝的血。他们有钱和土地吗,当然有,仅仅如此的话,对我们毫无威胁。但是,你们可知道,有些发展起来的望族,比如袁家、杨家等门阀。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一个郡甚至更大区域的土地全都属于他们所有,有几十万依附在他们的土地上。”

这时武则天善解人意的给秦咏端来一杯热茶,秦咏确实说的口干了,润了润嗓子,继续道:“这些百姓平时拿上农具是农民佃户,战时拿起武器就是他们的士兵。你们看袁术,去了淮南后轻易就能拉起一支十几万的大军。”

秦咏顿了顿,又道:“不仅如此,他们还垄断了朝堂和地方的参政权。寒门和百姓想要有出头之地,基本无望。这也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由来。长此以往,皇室越来越衰败,百姓越来越穷苦,而这帮世家门阀,也鼎盛不衰!因此,为百姓谋福祉,不是随口一说,任重而道远啊,兄弟们!”

众人这才听明白秦咏之意,张燕当即握着拳头,道:“既然如此,那就杀光这帮门阀士族,还百姓一个清平盛世!”

秦咏摇了摇头,目光看向了武则天、上官婉儿和陈宫。

陈宫正欲开口,随即想到了还有两位智略不弱于自己的妹子在,便不好意思出来卖弄了。

上官婉儿和武则天互相对视一眼,武则天道:“婉儿妹妹,还是你先说吧!”

上官婉儿也不扭捏,落落大方的朝众人行了一礼,道:“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盘踞在这方土地门阀士卒,永远杀不完。今日杀了一批,用不了多久,又会崛起一批新的门阀。想要一劳永逸,必须从根上斩断,让这世间再无蛀虫!”

上官婉儿说完,大家皆点了点头,只有张燕疑惑道:“我说你们这些文化人,说话不说明白,就知道卖关子,上官妹子,连你也欺负大哥没文化吗?”

上官婉儿微微一笑,为了照顾这个不带脑子的大哥,继续道:“道理根简单,就两个字,变法,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历数往前各朝各代,变法者多以失败告终,最后落得一个身败名裂。倘若一旦成功,收效自是不可估量,如春秋时期的管相变法,一度将弱齐推上了天下霸主之位,而商君变法,更是为大秦一统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则天接过了上官婉儿的话道:“婉儿妹妹所言极是,变法需慎重考虑,不知州牧大人可有良策?”武则天早已猜出,秦咏将大家召集而来,可不是简单的抛出这个话题让大家讨论的,肯定是有所谋划。

秦咏不准备为难大家了,变法这个事,他们肯定也能想出具体的对策,但需要时间,如今的并州百废待兴,正是破而后立的好时机,因此秦咏等不了。

秦咏道:“变法之事,我早已深思熟虑过,但也仅仅是个大概的纲领,我先说与各位兄妹,具体细节,你们几个再研究完善吧。首先,我们要从土地上着手,将我并州所有的土地,收归州牧府所有。然后按人头租与并州百姓,我们不要租金,只收取一成税,如此,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众人闻言,俱是眼前一亮,这样做必定能杜绝世家门阀的土地兼并。

秦咏接着道:“第二点,我们着手组建寓农于兵的乡官制度,各级官职的保举和升降,军事上在地方上设置“军”,并仿照我并州军的编制,将军事组织移到社会组织上,如此,一但再起战事,我们可迅速募集大量的并员,只要稍加训练,便是一支精锐之师。所谓万里江山万里营,十万儿郎十万兵!”

此言一出,众人当即表示赞同,如此一来,民富兵强,横扫天下将指日可待!

秦咏继续道出了第三点:“全民扫盲,于并州各郡县开设学堂,且免费入学。让所有并州孩童皆有书可读,有学可上。开设学堂的费用由各郡县自行承担,以各个郡县培养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该太守或县令的必要条件!另外,于晋阳城设立大学堂,各郡县的孩童结业后经过考核,皆可升入大学堂进行深造。大学堂所学课程,不在局限于四书五经等等,而是天文地理,甚至医术,武学,兵法,只要对社会,对百姓实用,皆可学。相应的,我州府将增设这些官职,来安置这些优秀的人来,让其有更好的平台来造福百姓!”

秦咏言罢,陈宫深深的一拜,道:“秦使君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