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北境来信(1 / 2)

玉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吟诵着白居易的长恨歌,秦咏扶着腰走了出来。抬头看了看时辰,双目一阵眩晕。这一晚上下来,比用了两式莫名剑法都要虚弱。

刚步入州牧府衙门,黑旋风李逵早已等候在那里。见秦咏进来,李逵咧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道:“大人,俺铁牛等你大半天了,北境雁门关传来消息,乌恒人联合东部鲜卑人猛攻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向我们求援!”

听闻此言,秦咏暗暗寻思,不对呀,公孙瓒还用求援吗?历史上这哥们可是纵横草原,将胡人按在地上摩擦的狠人呐。当即狐疑的问李逵道:“你没听错吧,可有书信传来?”

李逵道:“俺铁牛怎么会听错呢,这不,书信在这,大人你自己看吧!”说着,李逵从怀中掏出了一封蜡封的书信。秦咏接过,只见上写着几个面苍劲有力的大字,并州秦使君亲启。秦咏当即打开后阅读了起来,不过看的是相当费劲,不认识的字,只能凭借猜测了。

一封信阅读完后,秦咏算是捋明白了。公孙瓒在前方跟胡人打的难解难分,幽州牧刘虞不仅不支援,反而在后面使绊子,支援了胡人大量粮草和军械。皆因这家伙和公孙瓒政见不和,公孙瓒主张对异族采取强硬的态度,而刘虞则恰恰相反。对异族过度的怀柔,致使这帮贪得无厌的胡人一度以为大汉非常富有。每年开春,倘若大汉提供给他们的粮草和物资不能令他们满意,便大肆叩边,劫掠汉土。

即便如此境况,公孙瓒也不必向自己求援。能将这位白马将军逼入绝境的,除了此时已经拿下整个冀州的袁绍,还能有谁。秦咏当即令李逵将州牧府所有属官及将领唤来议事。

片刻后,忙的焦头烂额的陈宫、范仲淹、王安石、上官婉儿及正在训练士卒的冉闵及薛仁贵等人匆忙赶来。

上官婉儿撅着小嘴又是一通抱怨,秦咏无奈的道:“此次唤大家前来,有一事相商。”言罢,将公孙瓒的书信递给众人。

待众人一一传阅完后,张燕大声道:“我们并州如今内部安稳,民心尽得,兵马强壮,粮草丰足,正是收拾这帮胡狗的好机会,我提议出兵北伐!”

秦咏看向了其余人,道:“大哥提议北伐,各位兄弟怎么看?”

李元霸闻言,咧嘴一笑道:“二爷,俺坐着看,躺着看都行!”

此话一出,严肃的大堂内瞬间笑声一片,就连上官婉儿都被逗得秀目弯成一道月牙儿。秦咏郁闷不已,这夯货到底是李元芳还是李元霸,以后议事再也不让这家伙参加了。

秦咏当即严肃看向众人,道:“小李子,去门口守着,没我的命令不许进来。”

众人见秦咏如此,一个个皆憋住了笑,李元霸乖乖的朝门外走去。

这时冉闵强忍着笑意道:“我赞成张燕将军的提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胡人就是一群狼,暂时打服他们,打怕他们,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数十年后,他们缓过气来,又会变本加厉的侵犯我大汉疆土,屠杀我大汉子民。想要一劳永逸,只有彻底的将草原上的所有异族全部斩杀,不论老幼,斩草除根!如此,北方再无兵祸也!”

冉闵此言一出,众人皆感觉到一股浓重的杀意从其身上散发而出。就连旁边的张燕和薛仁贵都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陈宫望向张燕,道:“张将军,不知我并州如今可战之兵有多少?”

张燕道:“除了镇守各个关隘和城池的人马,我晋阳大营尚有骑兵五万(整编了的并州狼骑和黑山铁骑,统称黑山狼骑),步卒十五万(并州和周边州郡的青壮投军而来),皆是精锐之师!”

秦咏闻言,豪气顿生道:“征战多年,老子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张燕和上官婉儿也是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想起黑山军刚起家时候,是何等的艰难,能不饿死就已经是万幸了。幸得秦咏到来后,黑山军的日子才逐渐蒸蒸日上。如今更是占据一州之地,兵精粮足。且并州地形独特,表里山河,两山夹一川。北方雁门关、偏头关和宁武关,南方壶关,皆有上将把守。进可出关征伐,退可固守关隘,还担心个锤子啊!

想到这里,上官婉儿立刻变态,支持出兵。

薛仁贵道:“方才冉闵将军所言甚是,但我还要再补充一点,我们出兵北伐,东边的袁绍也不得不防!”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陈宫正要说话,见范仲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当即向其抱拳道:“范先生,在这并州,你尽可畅所欲言,只要你的提议对并州有利,使君大人定会采纳的!”

闻言,范仲淹向陈宫感激的抱拳行了一礼,接着向秦咏道:“大人,进兵草原,属下并无异议,属下建议,我们每攻下一片土地,可在此地修建城池,然后将中原部分百姓迁徙至此,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发展农耕。如此逐步蚕食,整个草原将彻底沦为我们的国土!”

此言一出,所有人皆眼前一亮,纷纷表示赞同。秦咏当即拍板道:“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