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意在灵霄(1 / 2)

无极升仙路 拂轻风 1308 字 3个月前

又是两日过去,北域万山府所辖疆域之中,云殇犹在策马狂奔,不过与以往不分昼夜奔逃不同,如今的他只选择白日赶路,夜晚之时则就近选取一处山洞歇息。

丘陵地带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大川。

由于皇朝财力充足,知晓行军与通商之重要,对所辖疆域内各州府间的官道修建尤其看重。即便是群山起伏、地势险峻的北域各府所辖疆域,也同样如此。

所以白日里行进于宽阔的官道之上,速度自是不慢,两日功夫而已,又是四百余里之地被他甩到了身后。继续前行百里之地,则为皇朝北方边境,越过边境要塞便出离了天云皇朝,进入北疆范围。

届时才算是脱离了险境,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此这般,才是云殇的真正目的。

北疆,并非仅是皇城以北之狭小区域,传言其所指乃是沿苍冥山脉以南,外围地势极为险峻地带的总称,自西向东不知延伸多少万里。

此一地域海拔极高,绵延的山脉矗立,越是向北深入便越发险峻,一些较为突出的山峰峰顶被冰雪常年覆盖,深不见底的沟壑纵横,阻挡着拓荒者向更深处探寻。土地贫瘠、农耕滞后,供给人类劳作的耕地少之又少,故鲜少有人愿意于此一区域定居。

正因如此,云殇才选择这一路线逃离,王朝境内官道纵横,行军极为便利,他一旦现身某处,定然会引来无穷无尽的追捕。

然而,一旦深入北疆便大为不同了,首先北疆道路崎岖难行,山高水长,对于大队人马行军,有着诸多不便,很难再对他形成合围之势。

其次皇朝与正北区域的主宰,那神秘的灵霄宗早有不睦,治下黎民互通有无可以,但天云军士却被勒令不许深入北疆,否则将被视作入侵而被驱逐。

亲历传说中的灵霄宗,领略那不可一世之尊荣,与其中门人捉对切磋一番,便是云殇选择此一路径的另一原因。

典籍记载中的灵霄宗,可谓神秘无比,山门位于苍冥山脉外围群山之中,距离皇朝边境尚有千里距离,言说普通人根本无法抵达。

相传其门内武技功法颇多,系统而全面,可谓底蕴深厚,任何一种绝学也非世俗之物可比。

即使是一众王室、皇室之不传技艺,与之相比也要逊色不少,以至于不少江湖中人,甚至是王朝国主对其产生了觊觎之心。

灵霄宗少有门人在外行走,几乎不与周边王朝挑起事端,也不会向任何一方谦恭示好,不参与周边王朝权力更迭,也不接纳王室或是皇室子弟进入山门。

如此状态之下,盘踞北疆之地数千年,好似与世无争,超然于物外,致使其形象高大神秘难言。

数千年传承,屹立而不倒,自然有其独到之处,始终撩拨着一众武道中人躁动之内心,却是无法敲开那紧闭的大门。

而天云皇朝与灵霄宗之过节,列传之中早有明确记载。话说百年之前,天云尚属王朝之列,当朝国主觊觎灵霄宗武技功法,欲取之而趁势扩张,便领王朝半数兵马奔赴北疆,行攻伐猎取之举。

然而灵霄宗弟子虽只有寥寥数千,却个个武功了得,加之山门所在乃崇山峻岭之地,且葺有驻防城墙抵御外敌,可谓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御驾亲征的国主内心焦急,自知久攻不下恐延误战机,跋山涉水而来,更唯恐后院失火,故利用人海战术,以求能够速战速决。

奈何对方占尽地利与人和,于四面群山峭壁之地,己方根本难以集结起像样的攻势。

不到半月时间,数十万兵马便折损了三成,而对方却好似备有充足粮草,人员也少有损伤。

对比之下,天云可谓伤亡惨重,以至于冒失的国主不得不权衡利弊,重新思虑此番攻伐之对错。

于进退两难之际,兀自从对方山门杀出数百高手,他们游走于悬崖峭壁间,长剑在手犹如神兵天降,所到之处好似砍瓜切菜,摧枯拉朽锐不可当,以碾压之势肆意屠戮,国主不慎也被卷入其中,最终不敌以致身陨。

此次战役生还将士不足十万,折损的兵马则超过三十万之众,国主阵亡累及朝野动荡,延误王朝崛起之势数十年,也让天下人知晓了凌霄宗的实力。

后人总结判断,莫要说数十万人马行攻伐之举了,即便是百万之师据守围攻,也不见得能够攻破对方山门,从而自其中讨到好处。

天云朝野稳定之后,曾颁布御诏,视灵霄宗为世仇,后世不忘之使命之中,屠灭灵霄宗便首当其冲。

而对方也因被无故侵犯,将届时的天云王朝列入敌对势力,虽不曾大举来犯,不曾找天云不痛快,但也不允许天云军士深入北疆。

云殇对灵霄宗没有丝毫抵触之心,百年前之过往,于当时而言或许曾是一种伤痛,但对于后世而言,未必就全是坏事。

列传中曾记载,那位不自量力的国主死去之时并无子嗣,他若不死,如今天云这皇位,还不知是谁人在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