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重女轻男的赵氏(1 / 2)

赵氏生得珠圆玉润,若是忽略眼角的细纹,说是不到而立之年,也有人信,不似当祖母的人。

她嘴角含笑,面容沉静,“不必多礼。听闻你病了,于情于理都该过来看看,觉得如何了?”

她的语速缓慢,周身弥漫着佛香的气息,令人觉得安心,

楼望月低下头,“谢母亲关心,并无大碍。想来是昨夜在客栈着凉了。”

“哦?昨日去了客栈?”赵氏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何?”

楼望月摇摇头,“母亲别问了。”

她就不信,昨夜抓奸的事,声势浩大,在府里闹得沸沸扬扬,她能不清楚。

非要如此问,无非是不动声色的令人难堪罢了。

在正常人的眼里,这种事,哪怕是委屈的一方,可是被夫君和祖母怀疑,也是难以启齿的。

赵氏静静地看着她,并没有继续穷追猛打,笑道,“好几年不见,长大了。颜色也出落得好,世诏真有福气。”

她的夸赞,十分真诚,好似为了儿子有这样的媳妇感到高兴。

楼望月摸了摸脸,摇头叹气,“母亲别说了。”

无论好的坏的,她一概不接。

只道别说别问。

赵氏再有多少含沙射影的话,都无法说得出来。

看来楼望月油盐不进,她也不想寒暄了,笑着问道,“听说你规矩大了不少,莞莞被嫂嫂教训了几次,还在屋里哭鼻子呢。”

“原来母亲是为了这事。”楼望月抬眼看她,语气真诚,“诉儿媳直言,妹妹的性子…还是得磨磨,还有一个月便及笄了,这么毛燥,可不太好。”

赵氏笑容未减,点头称是,“倒是如此,这丫头被惯得无法无天,我前些年礼佛还愿,对她疏忽了些。长嫂如母,有你教导,我便放心了。不过,终归是姑娘家,面皮薄,给她留些脸面。”

“是儿媳偏激了。”楼望月飞快认错。

赵氏也没纠缠,从手里褪下一串佛珠,递给楼望月,“这是天惠寺的大师开过光的,母亲戴在身边供奉十余年,今日赠予你,望你太太平平。”

楼望月连忙推辞,不就是一串不知道什么木的珠子,她可不稀罕。

再说赵氏歹毒,谁知道会不会因为宋莞,在这串珠子上做什么小动作。

宋家虽然落魄,找不到那些邪门歪道的东西。

可赵氏和宋家,本就不是一码事,宋家没有的,不代表她也没有。

她见识过,在宫里的时候,赵氏给晚霞一种药,那是吃了能令人失去神智,不顾一切与人欢好的奇毒。

以秦无双的毅力,都未能抵挡,可见一斑。

若非如此,她和秦无双也不会成为真的夫妻,毕竟他真正喜欢的人,只有沈皇后啊。

可惜对方嫌他是谋逆的乱臣贼子,以死相逼,也不愿与他圆房,他还能疯得将她的孩子立为太子。

如此深情,怎可能同她有什么。

她还记得那夜……

楼望月连忙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晃出去,将赵氏的手推回去,“太贵重了,真不能要。”

赵氏虽然笑着,却不容拒绝,强硬地拉过她的手,“给你了,你便收着,有何不好意思的,都是一家人。”

楼望月盯着手心的佛珠,并没有任何不适,摸起来,也就是正常打磨圆滑上色的木头。

甚至,打磨得不太仔细,能摸到粗糙的纹路。

她放心了些,将佛珠捏在手里,“谢过母亲。”

“嗯。”赵氏微笑道,“不过,母亲有个不情之请。”

楼望月摆弄着佛珠,“母亲请说。”

赵氏有些羞赧地笑笑,神情有些不自然,“今日莞莞闹腾得厉害,听说她喜欢你手里的一只镯子,能否送给你她?”

她说完,连忙补充道,“母亲拿等价的东西和你换,可好?就当作哄她开心了。至于她的性子,既然我出了佛堂,一定会严加管教,让她尊重你这个嫂嫂。”

倘若楼望月尚未重生,能得她这一番话,大抵会感激涕零。

她语气充满尊重,神色尴尬,俨然是个好的母亲,却又不好意思问儿媳妇要东西,十分为难的模样。

可惜了,楼望月知道她的性子,面对她天衣无缝的伪装,内心毫无波动。

面上露出一丝为难,“母亲说的,应当是那只玉镯吧?那是儿媳的陪嫁,已经答应赠予祖母避邪气了,倒是不好用来哄妹妹。”

赵氏想得真美,一串破珠子,打了个开光,以及香火供养过的旗号,就想换她的玉镯?

宋莞当真是喜爱那只镯子得紧呢,挨打了,想的都不是打回来,心心念念都是玉镯。

可惜了,她永远得不到。

赵氏闻言,倒是没有露出怒容,只是遗憾地叹了口气,“既然如此,那便罢了。随意给她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