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封王前的考验(1 / 2)

纨绔小王爷 雪夜 957 字 2个月前

御书房中。

随着梁帝任命荀槐仲为内阁首辅的决定后。

众人相视一眼,齐声应诺:“我等必将竭尽所能,助荀大人一臂之力,为陛下排忧解难。”

梁帝挥袖一挥,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丞相上官明:“看看吧,兖州旱情严重,粮食收成锐减,百姓流离失所。”

上官明接过奏折,眉头紧锁:“北面的雍州也遭狄人骑兵侵扰,甚至危及到了东北方的兖州。”

梁帝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兖州局势岌岌可危,实在令人担忧。”

安国公沉声进言:“陛下,狄人全民皆兵,若非四王爷在常州一带筑起坚固防线,恐怕北狄铁骑早已长驱直入。”

“当下之际,必须调兵遣将,稳固兖州防线,并设法赈济灾民,方能稳住局势。”

“臣弟斗胆一言,或可为我大梁带来一线生机。”

“朝廷应派出使臣,向北狄示以善意,争取短暂的和平,待兖州流民之困得以解决,再图长远之计。”

卫国公冷哼一声,不屑道:“安国公,我大梁江山,非求和得来,而是铁骑踏遍、刀枪林立之下铸就。”

他声音洪亮,继续道:“想当年,圣上亲自挂帅,我等并肩作战,方有今日之大梁。如今,我大梁王爷将军各镇一方,守护边陲,保卫家国。”

他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沉声道:“狄人骑兵虽强,岂能令我等屈服?老夫愿亲率大军前往雍州,斩尽狄狗,直奔那北狄王庭!”

言罢,殿内气氛顿时凝重,众人皆被卫国公之豪言所震撼。

上官明轻步上前,微微俯身,声音低沉而坚定:“陛下,臣有一策,或许值得一试。”

梁帝闻言,双眼顿时闪烁出期待的光芒,他抬头看向上官明,急切地道:“爱卿快快说来。”

上官明稍作思索,缓缓开口:“如今七殿下与八殿下尚未分封,或许可以将此作为契机,利用雍州与兖州的局势。”

梁帝听后,眉头微皱,沉思片刻,道:“此事虽险,却也有理。只是兖州混乱,必须谨慎行事。朕意,可先令二子分别驻守青州与雍州。”

他顿了顿,继续道:“待观察二人功绩之后,再决定如何处理兖州之事。”

上官明点头,表示赞同:“陛下英明,此计可行。”

......

楚逸的府邸。

议事厅内,众人各自领命,前去办理楚逸交代的事情。

各项工作被重新梳理和分配。楚逸在完成这一切后,只留下了慕清风和金影两人。

楚逸的目光转向金影,语气中透露着坚定:“金影,待清风和沈义召集府兵后,你从中挑选出百余人,专门负责训练他们的技能特长。”

“这些技能包括潜伏、刺杀、探查,甚至使用暗器等。”

金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殿下的意思是,希望这百人能像我一样吗?”

楚逸笑了起来,笑声中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豪情:“当然,如果你能亲自将他们培养得像你一样,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但我也明白,时间可能并不允许。”

“记住两件事,第一,这些人的身份必须保密,只有我们三人知道我的计划。”

楚逸的语气严肃而坚定,"第二,这百人的忠诚至关重要,没有我的命令,他们必须隐藏身份,不得露面。因此,选人这一环节至关重要。"

两人默契地点头,面容凝重地接受了任务,随后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议事厅。

待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楚逸步出了议事厅。

他轻轻一挥手,一个下人立刻上前,恭敬地上前行礼。

楚逸告知他通知娄伯前来,有事相商。

没过多久,娄伯便带着灵儿一同赶到。

看来,在楚逸的精心安排下,灵儿已经逐渐融入了新的角色,展现出了不俗的适应能力。

楚逸的眼神转向娄伯,声音低沉而坚定:"娄伯,接下来我需要你的鼎力相助。”

“按照我的想法,父皇给的俸禄银两,根本不够支撑府中开销。”

娄伯微微颔首,脸庞上划过一抹愁容,仿佛早已洞悉了此事的不易。

楚逸无奈地笑了笑,苦涩地道:“这般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府中难道真的没有其他进项了吗?”

娄伯轻轻地摇了摇头,带着几分无奈:“殿下,您之前的开销实在太大,府库中的银两早已所剩无几。”

就在此时,一名仆从匆匆而来,传来消息,称七殿下楚恒登门拜访,探望楚逸而来。

楚逸听闻此言,眉头轻轻一皱,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然而,转眼间,他的脸上便绽放出一抹难以捉摸的狡黠笑容,犹如一个刚刚完成恶作剧的孩子,带着几分调皮,几分得意。

这一幕让娄伯不禁感到一阵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