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男以为继1(1 / 2)

我是谁 与山期 1034 字 2个月前

更可悲的是,女孩们的出现是因为弟弟的迟迟不现,她们存在的价值是以后可以帮衬家里的男丁——她们的哥哥或者弟弟。她们从小就会被灌输,凡事要让着弟弟护着弟弟的观念。而哥哥们却没有妹妹,或者没有几个妹妹。

况且,大多数这类父母不会像教育姐姐要照顾弟弟那样教育弟弟要护着姐姐。

生活环境里的常态让姐姐们误以为这便是世间常态,她们毫无意识地把自己还来不及萌发成型的自主意识扼杀在了摇篮里。她们自小就以家里的男丁为主体,以至于她们中的大部分直至长大成人都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本身的意义,或者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但是无论如何,我的母亲也被这个说法说服了,她开始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由于我出生前,大家都以为我是个男孩,起名的时候也都是往男孩方面想,我把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自然来不及给我起名字。所以就先按照排行叫我,阿三。

没过多久,父亲给我起了新名字,许净。因为我和姐姐们要上户口了。

那时候计划生育实行的非常严格,村干部叫父亲先填一个孩子的名字,容易上,而且以后再生也可以相对不那么严,剩下的以后再想办法。我父亲没有听,生男孩是他必须要做的,但是并不代表他完全不在乎女孩儿。他不想委屈我们,所以把我们三姐妹的一起填了。

虽然有了正式的名字,但是祖父祖母已经叫阿三叫习惯了,他们并没有改口,他们叫我大姐二姐也是叫的排行,一直到我们长大成人。

同年的八月份,五婶生下了一个很漂亮的男婴。这是我们家里第一个男孩,大家都很高兴。他特别好看,所以取名维俊。

在我一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又怀上了。

有了我这个前车之鉴,母亲去了大医院,找级别更高的医生做产检。被告知是女儿的时候,母亲再度崩溃。

她一度想去堕胎,被祖母拦住了。祖母说,好歹是一条生命啊。而且,她怕母亲堕胎会影响身体,万一以后不能生了怎么办。

祖母还是用那句“咱能生就能养”来宽慰母亲。

母亲动摇了,她也害怕自己以后生不了。生不到儿子,丈夫要跟她离婚怎么办。

但是这并不能彻底打消母亲要去堕胎的念头。养活一大群孩子的压力和以后生不了孩子的恐惧轮番折磨着她。

而我的祖母不愿意看到儿媳妇堕胎,她叫来了自己的三个女儿,我大姑妈许玉梅、二姑妈许玉莲和三姑妈许玉竹,让她们帮忙想办法。

母亲便一直等着姑妈们的消息。

眼看胎儿的月份越来越大,而越晚打对身体的影响越大,姑妈们却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母亲不想再受这份煎熬了,便去了诊所。

医生跟她说,以她的此时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这时候打胎势必伤及根本,以后会很容易流产。母亲便作罢了。

回到家后,母亲一直心事重重,闷闷不乐。她想到以后光是超生费每年就需要一大笔钱,就头疼。她有时候看着我们几个孩子流露出哀伤的神情。

作为母亲,她关心我们,想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计划好以后。她原本计划着以后我们都能读书、上到大学,然后等待国家分配工作。她要把她的每一个孩子都培养为拿公家饭碗的人才,绝不能让我们像她一样早早就辍学去辛苦挣钱养家。

但是,以她过去三十年形成的思想观念来看,她又必须生下男孩。这样一来,到时家里的经济势必更加拮据。我们以后光是生存都会无比艰难,更别提如何供每个孩子都上到大学了。

从最大的开始上学前班开始算起,每一年都要交学费、学杂费,并且是隔年增加一笔,直至她的所有孩子都开始上学。其中初中的费用又比小学的高,还要住宿费,高中的学费又比初中的高很多,大学的更甚。

光是想想,她就觉得自己快要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了。

还有,这时候,我大姐已经学会了织草席,不用带我和二姐的时候就要帮母亲织草席补贴家用了。等我和二姐陆续长大,我们也会学会织草席补贴家用。

所以在我们上学期间,家里也就少了一笔织草席赚来的家用。

也许等到最大的那个大学毕业了就好了。她大学毕业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好工作就有好高工资,就能好好帮扶弟弟妹妹了。但是,从最大的开始上学到她毕业,中间是十几年光景。她好像不敢保证这十几年里,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让孩子们逐个辍学。

每当这时她就会想,如果我们3个当中有一个是男孩就好了。那么,她就不必再生。这么一看,她的不幸很大部分是我们造成的,因为我们不是男孩。

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个善良的女人,她从不迁怒其他人,包括我们。

她及时的止住了念头。我想,如果她生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会比任何母亲都温婉贤淑。所以,不是她的错,是她所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