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打听状况(1 / 2)

趁着周氏被吓的状态,叶知秋对她说道:“我们这里不欢迎你来,以后你也不要来了,否则我就上县衙问问,一家之主被发卖,到底该定个什么罪。”

说完叶知秋也没管周氏的反应,直接回到堂屋关上了门。

“好啊好啊!”周氏气得在院子外面大声叫说着:“你个不孝顺的东西,三个白眼狼!辛辛苦苦把你们养这么大,给你介绍婚事还推三阻四的,还用这种态度来对我!”

“我倒要看看你能找到个什么好人家!”

骂骂咧咧几句之后,周氏脸上也挂不住,就直接转身走了。

周氏走后,三人间的气氛有一点凝重,叶知秋思考着这事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地解决,就是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后招。

看来,还是得摸清对方的状况,知道对方是人是鬼后,才好应对。记忆里孙家的大儿子似乎在县城做点小生意,明天就去找孙桃帮忙问一问。

还有就是户籍得赶紧办下来了,虽说刚刚吓唬周氏说自己是一家之主,但是户籍一天没下来,也是一天不能安下心。

“姐姐……”

叶知秋回过神来,看到两小只都担心地看着自己,赶紧安慰道:“没事没事,她管不到我们的。”

随后又转移话题道:“小云小雨,你们今天上山了吗?”

“嗯?没有啊……”小雨被这话一问,有点疑惑,想到院子里的皂角,忽然反应了过来。

“我们没上大山,是和桃子姐姐一起在村后面的小林子里摘的皂角,顺便捡了点柴回来,家里柴火不够了。”

“今天你们辛苦了,晚上吃好吃的!”

见叶知秋神情镇定,似乎真的没事的样子,两小只也放松下来。

“好!”小雨听到好吃的,又开心起来,转眼看到了篮子里的五味子,便问叶知秋,“姐姐,这个五味子是不是要晒起来啊?”

“对的,可是我们家没有搭更吧?”搭更就是晒东西的竹编器具,轻便好用。

对于叶知秋的疑问,小雨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去旁边赵婶子家借一个,最近她们没晒豆干,可以借用几天。”

“小雨你也太棒了吧!”

对于小雨能够知道隔壁家最近不晒豆干的事情,叶知秋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这两天还听她说了很多村里的八卦。

叶知秋先进了灶房,准备先煮个粥,结果一看灶上的火还未全部熄,陶锅里的粥已经很是浓稠,估计两小只是煮了粥才去溪边接她的。

“小雨,是你做的饭吗?”

“不是我,是二哥。我……我烧了火的哦!”

叶知秋揉了揉两小只的头:“是嘛!你们都棒棒的!”

叶知秋将粥盛了出来放在一旁,然后让小雨把陶罐洗干净,自己则将之前腌制的肉拿了出来,用刀切成了小片,然后拿出竹刀在山药豆上轻轻割开一个小口,这样煮得时候更快更入味。

“小雨,你把火烧起来,我准备做个菜。”

等火烧了起来,山药豆也够一大碗了,剩下的叶知秋没继续割,准备留着等下次再吃。

先用大火爆炒了猪肉,然后放了点葱姜蒜和山药豆一起炒,加盐炒入味之后放水焖煮。

“我去隔壁借东西,你们在家看着火。”

“好的姐姐!”

安顿好家里,叶知秋从空间里拿了三个柿子出门去了隔壁。

说是隔壁,其实也有个五六十米了,只是他们家是离叶家最近的,再远一点的孙家在赵婶子另一边,也相距了六七十米的样子。

赵婶子是个寡妇,其丈夫也是姓叶的,算起来是叶知秋的叔叔辈,因为生病在前年去世了。

因着不想改嫁,赵婶子就去立了女户,带着自己四岁的儿子栓子和婆婆张氏一起生活,家里的原本的十亩田租给了村里丁口多的人家,除了税收外只要了两成的细粮、另外一成折合成等重的黄豆。

在家里每天做点豆腐,偶尔做个腐竹、豆干、豆腐乳什么的,在村里人的照拂下,也过得不错。

叶知秋在赵家院子门口听到屋里有说话声,便高声喊了一句:“赵婶子你在家吗?”

“谁啊?”里面人听到声音赶紧开门出来。

“是我,小秋。”

“小秋?!”听到是叶知秋,赵婶子的声音很是惊讶,又连忙出来开了院门,关心道,“怎么了小秋,是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叶知秋赶忙解释道:“没有没有,是我今天上山摘了点五味子,想明天把它们晒一晒,来借一下您家的搭更。”

“可以可以,进来吧,搭更就在院子里,正好这几天不用,你慢慢晒。”

叶知秋跟着进了院子,将手上的柿子递给了赵婶子:“赵婶子,这是我今天在山上摘的,挺甜,给您和张奶奶还有栓子尝尝。”

赵婶子推拒:“别这么